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报道对30例肝门胆管狭窄并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门狭窄切开、原住整形、改良肝门空肠Y形吻合,术中和术后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的经验。除1例术后并胆道蛔虫、漏胆,经引流15天痊愈外,29例在带管3月后T管造影,24例未见结石,5例疑残留结石者,经胆道镜检,2例为假阳性,另3例均治愈。随访6~30个月,无胆管炎发作。  相似文献   
2.
3.
我院外科于1980年收治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多次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经采用下腔静脉一肠系膜上静脉架桥分流术,近期治愈,报道如下。胡某某,男,51岁,医务工作者。因大量呕血入院。近10年曾4次在我院手术治疗。第1次(19  相似文献   
4.
东方胆管性肝炎综合征(OCHS)又名胆道梗阻综合征、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蠕虫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因多见于亚洲、东亚等蠕虫病广泛流行区而得名。川南地区由于环境及生活习俗,嗜泡菜、生菜、石蟹等,为蠕虫病高发区之一,吸虫、绦虫、线虫感染均十分流行,其中尤以蛔虫感染最为多见,不仅农村儿童感染率高达99.2%,城市大学生亦高达82.6%。由蛔虫成虫引起的严重合并症、异位蛔虫病等发病率亦相应增高,其中胆道蛔虫病占64%。据本院31年统计,在胆道感染性疾患住院治疗之6906例  相似文献   
5.
我国及亚洲远东地区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包括肝胆管结石)、胆管性肝炎综合征及胆道蛔虫病的高发区。胆道蛔虫病不仅与原发性胆管结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而且,蛔虫与结石梗阻成为一系列胆道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原因。据报告,在我国某些地区,胆道感染性疾病、胆管性肝炎综合征等,在外科急腹症中常占第2、3位。四川农村又是我国原发性胆管结石及胆道蛔虫病的一个高发区。我院自1950年1月至1981年12月31年间,共收治胆道感染性疾病6906例,其中经外科手术治疗者共1672例。为了改进胆道感染性疾病外科治疗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区域灌注(Reqional Infusion))疗法是肝癌的辅助治疗措施,由于抗癌药能最大限度达到肿瘤组织,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摄取量大,全身毒性反应较小,为近年所提倡。我院从1983年起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行腹腔动脉或肝固有动脉插管造影和栓塞诊治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细胞癌30余例,其中3例重复区域灌注抗癌药治疗术后局部复发,两例存活两年以上,已恢复正常生活并能从事家务劳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研究几种肝脏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点,提高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收集84例经临床证实的肝脏病变病人的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肝脏占位病变的主要MRI表现,在T1加权图像上,大多表现为略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恶性病变56例,表现为混杂增高信号,良性病变28例,信号均匀增高,血管瘤质子密度像即呈高信号。结论:MRI检查对于肝占位病变的定位和定性有特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羁糖脂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并初步探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1×10-7 mol/L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建立IR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羁糖脂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POD)法检测羁糖脂对HepG2 IR细胞葡萄糖吸收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磷酸化丝氨酸p-IRS-1(Ser307)、磷酸酰肌醇-3-激酶(PI3K)、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表达。结果 HepG2细胞置于含10-7胰岛素培养液孵育24 h,与对照组比较,葡萄糖吸收水平下降,表明建模成功;30~120 μg/mL羁糖脂均能显著增加IR细胞葡萄糖吸收率,显著上调GLUT-4、PI3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IRS-1 Ser307磷酸化水平。结论 羁糖脂能有效增强HepG2 IR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能力,推测与上调GLUT-4、PI3K蛋白表达,抑制IRS-1丝氨酸磷酸化相关。  相似文献   
9.
四川南部是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及胆道蛔虫病的一个高发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胆石症、胆道蛔虫等胆道外科疾患中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病死率居胆道急症之首位,高达30—100%,一般亦在20—30%之间。我院自1950—1981年31年间,共收治胆道感染性疾患6906例,经手术治疗者1672例(24.21%)中,由蛔虫等引起的非结石性胆囊、胆管炎共303例(18.1%)。胆石症引起者共1369例(81.9%)其中原发性胆管结石(包括肝胆管结石)932例(占胆石症68.1%)。全组1672例中并发  相似文献   
10.
胆道感染、胆石症不仅是我国常见急腹症,而且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据国内统计病死率为3%,黄疸者病死率更高。我院自1950年以来31年间收治本病6906例,经手术治疗1672例,手术死亡114例,病死率为6.8%。Mcsherry和Gleen统计近30年来的胆道手术病死率已由6.6%降至1.8%,因此降低我国胆道手术病死率乃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故总结分析我院31年良性胆道疾患手术死亡病例,并对几个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