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大学生佩戴不同透光率眼镜对立体视觉的影响,为大学生选购有色眼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对河北大学一、二年级自愿参加试验的50名双眼视力正常(≥5.0)、立体视锐度正常(≤60 s)的学生,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方法,使每名测试对象分批次分别佩戴不同透光率的眼镜,测试立体视觉。结果 透光率高的有色眼镜的立体视觉优于透光率低的眼镜的立体视觉。结论 不同透光率的有色眼镜对大学生的立体视觉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北大学在校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在大学生中进行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10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小组访谈法对837名河北大学在校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状况进行调查,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9道食品安全知识题中,女生在"食品包装上‘QS’标志的含义","生、熟食品是否要分开存放或加工"、"高温油炸或熏烤食品是否是癌症的危险因素"、"聚氯乙烯塑料袋在盛放高温食物时是否对人体有害"、"经常饮用纯净水是否有利于身体健康"、"餐具内壁的彩绘图案是否对人体有害"、"铁锅与铝锅比较哪个对人体健康有利"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男生(χ2=2.722、5.501、6.937、9.082、4.198、5.437、4.792,均P0.05);医学生在"生、熟食品是否要分开存放或加工"、"发霉的玉米或花生能否食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在盛放高温食物时是否对人体有害"、"铁锅与铝锅比较哪个对人体健康有利"的知晓率均高于非医学生(χ2=10.234、8.617、5.166、8.395,均P0.05)。结论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基层卫生信息化的建成对优化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各地区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及实地调研、访谈,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基层卫生信息化发展的优势—组织领导明确、基础完备、模式成熟、内容丰富,劣势—数据互联不畅、保障机制缺失、建设程度不均,机遇—政策支持与时代机遇、资金基础与多源化的筹资机遇、利益相关者需求巨大,挑战—信息安全难以保证、资源易被挤占等,并提出了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形成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规范顶层设计等建议,以期为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保定市小学生龋齿患病率情况,掌握其对防治龋齿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小学生早期防治龋齿提出可行性建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保定市某小学 7~12 岁学生 1 441 名,逐一进行口腔检查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 结果(1)有 977 名小学生患龋齿,患病率为 67.80%。城乡患病率分别为 65.96%、75.94%,农村显著高于城市(χ2=9.900, P=0.002);6~7 岁年龄组龋齿患病率最高(71.95%),10~12 岁年龄组患病率最低(61.29%)。(2)在 5 道龋 齿防治知识题目中,城市得分高于农村,女生得分高于男生,3 个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小学生龋齿患病率较高,学校和家长应根据城乡、性别、年龄等不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孩子的牙齿健康,降低龋齿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人员配置及培训现状,为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发展尤其是信息化人才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时间为2017-06-15至2017-07-15,调查对象为除上海市、西藏自治区之外的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6 753家,其中东部地区1 684家(占24.9%),中部地区1 985家(占29.4%),西部地区3 084家(占45.7%)。收集2017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情况网络问卷调查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表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信息化主管领导、信息化人员配备情况及数量、信息化培训情况及培训次数、现有人员是否满足信息化工作需求情况等。结果 (1)6 7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信息化主管领导为院长占59.72%,副院长占27.80%。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信息化主管领导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 7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信息化人员占96.33%,有专职信息化人员占58.60%,有兼职信息化人员占17.96%;专职信息化人员数量为(1.91±1.46)人,兼职信息化人员数量为(1.70±1.48)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信息化人员、专职信息化人员、兼职信息化人员所占比例及专职信息化人员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兼职信息化人员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 7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管理人员信息化培训者占50.91%,有医护人员信息化培训者占55.23%;管理人员信息化培训次数为(0.97±0.90)次,医护人员信息化培训次数为(0.97±0.93)次。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管理人员、医护人员信息化培训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理人员、医护人员信息化培训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 7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现有人员不满足信息化工作需求者占35.11%,不确定者占3.90%,基本满足者占55.93%,完全满足者占5.06%。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现有人员是否满足信息化工作需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主要采用院级领导直接管理的模式但存在地区差异,信息化人员配备、培训不足且地区间信息化人员资源不均衡,部分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现有人员不能满足信息化工作需求情况,仍需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