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患者,男,67岁,因吞咽不适1月余于2015年12月24日入院,体格检查:体质指数24.61 kg/m2,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提示:胃底及贲门口下方可见一不规则溃疡,范围约2.5 cm ×1.5 cm,溃疡表面充血、水肿、糜烂。活检病理:(胃底)中分化腺癌。腹部CT提示:贲门胃底壁局部增厚,考虑恶性肿瘤可能,胃小弯侧多发稍大淋巴结,性质待定。术中所见:肝、胆、胰腺、脾、小肠、大肠未见异常,腹腔、盆壁未见转移结节及腹腔积液,胃底近贲门处稍僵硬,周围见多发肿大淋巴结。结合腹部CTA及术中清扫发现:胃左动脉和脾动脉直接起自腹主动脉,二条胃左动脉发出约1 cm后汇合成一主干;肠系膜上动脉自腹主动脉前壁发出,肝总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向右走行分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并由肝固有动脉发出胃右动脉;腹腔干缺如;胃左静脉有两支,一支直接汇入门静脉,另外一支汇入脾静脉。手术时间3.5 h,过程顺利,术中失血约50 mL,未输血及血浆,术后安返病房,恢复良好出院,无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12 d。  相似文献   
3.
4.
经皮穿刺联合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5月~2010年5月,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经口进食困难引起营养不良需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66例,在本院内镜中心行PEG,术后给予肠内营养。结果所有患者成功完成内镜下胃造瘘术,平均耗时20min。术后跟踪随访,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造瘘管最长留置时间2年。5例患者发生造瘘管周围皮肤感染,6例出现反流性食管炎,2例发生造瘘管旁渗血,对症处理后治愈。无消化道出血、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EG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其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2例胃癌患者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62例患者中,20例术后早期死亡(4.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晚期胃癌、贫血、白蛋白水平及癌胚抗原水平与术后早期死亡具有独立相关性.结论:老年、晚期胃癌、术前贫血和低白蛋白血症、高癌胚抗原水平可能增加胃癌患者术后早期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一期同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68例2012年11月~2015年6月至我院以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二区就诊的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同期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腹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同期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对两组疗效、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观察组的术并发症比对照组低,但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一期联合切除安全可行,总体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就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并幽门梗阻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74例胃癌并幽门梗阻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远期疗效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手术应用于胃癌并幽门梗阻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乳腺血管肉瘤是乳腺罕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所有乳腺原发恶性肿瘤的0.05%[1]。由于其病例数少,且组织学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尚无统一诊疗指南或规范,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下面就我院收集到的1例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内镜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低位结直肠癌梗阻的护理方法。方法 在X线辅助下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19例结直肠癌梗阻的患者。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默契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发生。结果19例患者均成功放置支架。放置支架后后2-3天梗阻症状得到缓解,解除梗阻和术前肠道准备后5-9天接受I期肿物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无腹腔脓肿、创口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低位结直肠癌梗阻,微创、安全、见效快、重复性强,保持了生理状态的排便功能,消除了肠造口对患者带来的心理负担。手术前后护理、术中准确的配合及并发症的预防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58例,根据患者经济状况及意愿分成两组,其中手助腹腔镜(HALS)组31例,全腹腔镜(TLS)组27例,分别进行手助腹腔镜和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切口感染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结果〓本组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ALS组在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方面明显少于TL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助腹腔镜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保留了微创优势的同时,又降低了手术难度,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