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围孕期环境暴露因素与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武汉市某区妇幼机构儿童进行“CHD免费筛查”,通过常规听诊、超声心动图初筛,并经市级以上医院确诊.以CHD患儿为病例组,按照年龄、性别、社区配对选择健康的儿童为对照组.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 11.5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采集138名患儿和276名对照儿童的父母信息.对27个主要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补钙、孕早期精神刺激、母亲孕期营养、不良孕产史、经产妇、围孕期患病及居住地附近有污染企业与子代CHD发生有一定关联;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早期精神刺激(HR=3.35,95%CI:1.28 ~ 8.79)、母亲孕期营养不良(HR=1.50,95%CI:1.10 ~ 2.03)及不良孕产史(HR=1.62,95%CI:1.03 ~ 2.57)是子代发生CHD的危险因素,而孕早期适当补钙(HR=0.40,95%CI:0.25~0.65)则可降低CHD发生的风险.结论 CHD的发生可能与孕早期精神刺激、围孕期营养、孕早期补钙及既往不良生育史有一定关系,应加强围孕期保健,降低CHD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抚养人喂养行为及对喂养知识的需求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市江汉区2个社区,将常住的0~18月龄婴幼儿作为调查对象,对抚养人进行询问调查。结果:共调查婴幼儿477例;抚养人的24项喂养行为中,有18项正确率低于60%,正确率最低的仅12.73%;有76.94%的抚养人近半年未参加过育儿讲座;遇到喂养问题时,抚养人主要寻求医生(65.41%)和亲戚朋友(53.67%)的帮助;63.10%的抚养人需要儿童合理营养知识。抚养人较喜欢的三种健康教育形式为:书报杂志(43.40%),面对面咨询指导(42.56%)及网站(31.24%)。结论:婴幼儿抚养人喂养行为有待改善,喂养知识需求高;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科学合理地养育婴幼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江汉区5所幼儿园共1 120名儿童,按照标准方法测量其身高、体重,并以WHO儿童BMI标准作为超重和肥胖评价标准;采用自拟问卷对儿童及其家庭基本情况、饮食和运动习惯进行调查。结果:1 120名儿童中,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3.2%和11.9%,男童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童(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为巨大儿(OR=1.662,95%CI:1.066~2.590)、进食量多(OR=4.640,95%CI:3.319~6.486)、进食速度快(OR=2.121,95%CI:1.452~3.098)、喜欢吃洋快餐(OR=1.907,95%CI:1.363~2.668)、喜欢吃蛋类(OR=1.518,95%CI:1.115~2.086)等5个因素是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经常吃蔬菜、水果(OR=0.659,95%CI:0.477~0.911)、周末平均户外活动时间≥2 h(OR=0.635,95%CI:0.469~0.858)则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武汉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流行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改善不良饮食和运动习惯可有效地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 结合武汉市江汉地区学龄前儿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现状,将我们对学龄前儿童的乙型肝炎群体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一、武汉市江汉地区乙型肝炎疫苗注射情况自乙肝疫苗对乙肝的预防效果被证实以后,江汉地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了乙肝疫苗注射。1987年在江汉地区四个接生医院对所有出生婴儿进行了乙肝疫苗注射,0岁~儿童预防注射率达94.01%。但是,这94 .01%仅仅只在医院注射了第1针,第2针、'第3针有大多数儿童未完成。散居儿童中:1一2岁儿童,预防i一七射率为21 .23%,3一6岁预防注射率为".55%。集体儿童中:l一2岁儿童,预防注射率为57 .32;石,3,6岁儿童的预防注射率为77 .97%。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母亲孕早期精神刺激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CHD免费筛查、通过常规的听诊及超声心动图筛出、并经市级以上医院确诊的201例CHD患儿为病例组,按照年龄、性别及社区配对选择402例健康婴儿为对照组.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 22.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对母亲孕早期精神刺激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精神刺激与子代CHD的发生有一定关联(x2=21.6866,P<0.000 1,OR=9.716,95%CI:3.731~25.29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精神刺激(P=0.0038,OR=5.986,95%CI:1.781 ~20.118)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孕早期精神刺激对子代CHD的发生影响较大.加强围孕期保健、避免负性事件的刺激、让孕母心情保持舒畅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C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武汉市江汉区0~18月龄婴幼儿母乳喂养及食物转换现状,为制定改善婴幼儿喂养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市江汉区两个社区,将常住的0~18月龄婴幼儿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抚养人进行婴幼儿喂养情况的问卷调查。 【结果】 <4个月、4~6月、6~9月、9~12月婴儿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0.95%、66.67%、45.46%和26.61%;断乳的首要原因为母乳不足(74.29%);<4个月、4~6月、6~9月、9~12月婴儿的食物转换率分别为:12.70%、58.82%、99.09%和99.08%;在已引入辅食的婴儿中,60.39%的婴儿首次引入时间在4~6月;动物性辅食的引入频率较低。 【结论】 婴儿母乳喂养率有待提高,食物转换方面存在转换时间不合理及动物性辅食引入频率较低的问题,应进一步开展母乳喂养及食物转换的宣传教育,指导抚养人进行科学喂养,以促进婴幼儿健康。  相似文献   
7.
蒋蔚蔚  熊超  张清凯  张静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167-5169
目的:了解武汉市江汉区婴幼儿体格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市江汉区2个社区婴幼儿为调查对象,测量体重和身高,并对其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720例婴幼儿,其中男373例(51.81%),女347例(48.19%);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为72.50%,4~6个月食物转换率为84.17%;1~3月龄,4~6月龄,12~15月龄和21~30月龄组婴幼儿年龄别身长低于2005年中国九市儿调标准,24月以下婴幼儿年龄别体重高于中国九市儿调标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月龄、性别、出生身长、出生体重、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主要看护人和营养补充剂添加情况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相关;4个月内母乳喂养婴儿较非母乳喂养婴儿体重轻。结论:武汉市江汉区婴幼儿体重发育水平较好而身长发育相对不足。体格发育受出生情况、喂养状况和家庭经济文化水平影响,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促进婴幼儿体格协调发育。  相似文献   
8.
以武汉市江汉区11个居民委内1~3岁散居儿童为调查对象.对家庭与儿童睡眠习惯的关系、儿童饮食卫生习惯的关系、儿童盥洗卫生习惯的关系和儿童大小便卫生习惯的关系做了统计与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