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脏黏液瘤诊治的经验,减少误诊。方法 对47例心脏黏液瘤患者诊疗确诊后进行全麻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摘除,分析、总结。结果 许多心脏黏液瘤患者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结论 对怀疑心脏黏液瘤的患者应及早作心脏超声确诊,尽早手术,减少栓塞,猝死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3.
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坐式牵引下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21例,男73例,女48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46岁;首次发病者56例,发病3天~1个月者58例,1个月~2年者63例。12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与下肢放射痛,向左下肢放射者48例,向右下肢放射者42例,向双侧放射者31例;腰椎侧弯82例,腰椎生理弯曲变直者76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121例,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异常96例,拇趾背伸力下降者30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证实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但无明显椎管狭窄。采用陆裕朴等人提出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26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经验.方法1998年12月至2004年12月共267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其中男146例,女121例,年龄38~78岁,平均63.5岁.57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CCAB),210例非体外循环下手术(OPCAB);室壁瘤33例,左主干病例12例,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6例.12例全动脉化,5例全静脉化旁路移植,19例行室壁瘤"三明治"缝合.结果本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人均3.2支.术后呼吸机辅助4~171h平均6.7h,均使用硝酸甘油0.5~2ug·kg-1·min-1,86例用多巴胺3~5 ug·kg-1·min-1.死亡6例.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尽管有一定的风险,仍然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OPCAB具有更广泛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6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6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施行了手术矫治,其中三尖瓣成形术、房间隔缺损修补6例,同期行右室房化折叠5例,动脉导管结扎术1例。结果:全组死亡1例。早期并频发室性早搏1例,术后彩超示6例成形术患者中3例有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术后随访心功能均达I级。结论:应根据病变情况适期选用最佳方法矫治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同期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腘窝血管脂肪瘤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假性动脉瘤内血栓的腘窝血管脂肪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左腘窝肿物伴左小腿肿胀5 d入院。外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除外假性动脉瘤内血栓,诊断为假性动脉瘤内血栓,予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入我院。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考虑为腘窝脂肪瘤,予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腘窝血管脂肪瘤。予相应治疗,痊愈出院。结论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是导致腘窝血管脂肪瘤误诊的重要原因。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结果全面综合分析,可减少腘窝血管脂肪瘤误诊,但其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7.
张润生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111-111
目的探讨改良edge-to-edge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成人二尖瓣前叶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二尖瓣成形术的54例成人二尖瓣前叶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采取根改良edge-to-edge二尖瓣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二尖瓣反流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年内的心动图指标。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且术后恢复顺利,无死亡病例;54例患者有50例患者在手术后无瓣膜反流,有4例患者存在轻度反流。手术后患者的心动图各项情况明显较手术前改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edge-to-edge二尖瓣成形术可恢复二尖瓣前叶脱垂患者的瓣膜功能,控制二尖瓣反流,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指标,临床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髌骨骨折是下肢创伤常见病之一,其中粉碎骨折在治疗上有一定困难,近年来我们采用钢丝环扎加“8”字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5例患者均为有移位的闭合粉碎性骨折,其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18~66岁。粉碎4块者10例,5块以上者35例,最  相似文献   
9.
目的:现察抗震颤麻痹药物治疗血管性Parkinson综合征(VP)的疗效。方法:将40例血管性Parkinson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16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8例,总有效率4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震颤麻痹药物治疗血管性Parkinson综合征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髌骨骨折是下肢常见创伤之一,治疗后往往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伸屈受限.近年来我们在传统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基础上,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最大程度减少关节功能障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