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张润怀 《中原医刊》1997,24(3):16-17
急性后壁心肌梗塞与正常人V_1、V_2及左背部导联心电图分析张润怀江苏省徐州铁路医院(221003)为了探讨左背部导联对急性后壁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与V1、V2导联的相关性,本文观察并分析482例正常人和53例急性后壁心肌梗塞(后壁心梗)患者V1、V2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的 QT离散度 (QTd)与再发性心肌梗塞的关系。方法 测量 92例急性心肌梗塞的 QTd,其中 4 2例在 4年内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其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塞者为再发心梗首次心梗组 ;5 0例急性心肌梗塞者为急性心梗组 ,测量上述两组心肌梗塞后的 QTd,另取 30例无 AMI正常同龄人为正常对照组并测量 QTd。结果 急性心梗组 :第 2 8天 QTd与正常对照组 QTd差异不显著 (P>0 .0 5 )。再发心梗首次心梗组 :第 2 8天 QTd与急性心梗组第 2 8天QTd比差异极显著 (P<0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后第 4周 QTd增大对评估 AMI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自行研制的WD一1型心脉仪,检测心尖搏动、颈动脉搏动和桡动脉搏动三种心脉图以诊断心肌炎。认为心肌炎患者因心肌受损而引起心脏压力改变,而上述三种心脉图则较敏感地反映出了这种变化。经对临床确诊的心肌炎患者和未确诊者进行心脉图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相符合。此种检测不仅可用于急慢性心肌炎的诊断,亦可用于心肌矢后遗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随机抽取在岗职工45岁以上者482例正常人,除记录常规心电图导联外并增作左背中(V_7、V_8、V_9)导联,分析V_7—V_9导联的Q波时间、Q/R比值、ST—T改变。结果表明左背部导联与常规导联心电图有较多不同,认为异常Q波应为:V_7导联Q≥0.03秒,Q/R≥1/4;V_8导联Q波≥0.04秒,Q/R≥1/2;V_9导联Q波>0.04秒、Q/R>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