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临床输血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历史久远。从学科分类来看,中医与输血似乎很难找到密切联系,但深入到基础医学的病理生理学进行研究分析,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1]。近年来,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院为了加快发展,都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相结合的原则,因此临床上治疗用血和抢救用血也日益增多,输血已成为中医院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基层中医院由于起步晚等各方面的原因,输血工作发展缓慢,很多环节上存在漏洞甚至违反操作规程,给临床输血安全埋下隐患[2]。如何加强输血质量管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对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和发生率的总结分析,探讨其发生规律和原因。方法:对本院2007年-2012年6168例输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168人次输血中共发生输血反应116例,输血反应率为1.88%,主要由血浆引起;表现类型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为主;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受血者输血反应率偏高(P0.05)。结论:临床应特别重视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的输血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库血在储存期间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血样来源于10例健康献血者的新鲜全血各200ml,于储存期的0d、1d、3d、5d、7d、14d、21d、28d分别检测红细胞变形性的相关指标(变形指数、刚性指数和聚集指数)。结果:血液储存5d时红细胞变形指数和刚性指数明显升高,聚集指数在7d时明显升高。三者均随时间延长呈增高趋势。结论:临床输血需谨慎,微循环障碍的患者应尽量选择5d之内的血液输注。  相似文献   
5.
陈志远  张洪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3178-3179,3181
目的调查不同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原因。方法样本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住院输血的6 773例患者,统计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 6 773例接受输血的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有112例,发生率为1.65%,几乎全部为发热和过敏反应,其中输注血浆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最高,为2.31%,血小板其次(2.05%),多发生在输血过程开始的1h内,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输血反应(P〈0.05)。结论临床应密切观察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过程,特别重视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的输血护理。  相似文献   
6.
RhD阴性患者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和分析医院RhD阴性患者的血清学表现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情况.方法 采用盐水试管法检测RhD抗原,微柱凝胶法检测Rh-CcEe抗原和不规则抗体.结果共检出RhD阴性176例(占0.37%),其中检出不规则抗体5例(占2.84%).表现型主要以ccdee和Ccdee为主.结论 非紧急情况下,医院应对RhD阴性患者进行血清学表现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尽量选择Rh血型相同的血液输注;同时血站应建立一个稳定而具有详细资料的Rh阴性献血者库,以解决血液供需矛盾,及时满足临床用血需求.  相似文献   
7.
检验医学专业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以后,合理安排他们到医院输血科、中心血站、临床血液科等部门进行见习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对临床输血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检验医学的学习视野。通过接触临床,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尽早了解临床输血专业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检验医学实验室与临床医护人员密切联系、互相沟通、信息互换的必要性,同时可以弥补教研室仪器设备不足的局限;让学生提前接触和熟悉临床输血工作内容,为实习和毕业后从事临床输血工作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8.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梅毒感染检出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梅毒在住院患者中的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中梅毒检测阳性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共收治126 472例住院患者,检出梅毒阳性者1 927例,其中显性梅毒502例,隐性梅毒1 299例,先天性梅毒102例,神经梅毒24例;梅毒检出率2006年为0.5...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分析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输注不同类型红细胞成分的疗效。方法 选取接受输血治疗的83例重度AIHA患者,按患者输注红细胞成分的种类分为三组:A组(27例)输注ABO+Rh同型洗涤红细胞,B组(28例)输注ABO+Rh同型去白细胞红细胞,C组(28例)输注ABO+Rh同型悬浮红细胞。根据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总胆红素(TBIL),在对比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血清学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对比各组输血治疗效果和输血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中继发性AIHA病因主要为结缔组织病和血液系统疾病。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中,致敏在红细胞上的抗体主要为IgG+C3d,其次为IgG,三组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体筛查和抗体鉴定试验中,不规则抗体主要为自身抗体+同种抗体,其次为有血型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三组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红细胞前,各组Hb、RBC、Ret%和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红细胞后,各组Hb和RBC水平显著高于输血治疗前(P<0.05),Ret%和TBIL水平显著低于输血治疗前(P<0.05)。A组输注血液成分的有效率为71.11%,B组为66.67%,C组为68.89%,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度AIHA患者治疗中,在排除同种异体抗体干扰的情况下,输注同型洗涤红细胞、同型去白细胞红细胞和同型悬浮红细胞疗效均无显著差异,选择ABO+Rh同型去白细胞红细胞或悬浮红细胞更为便捷,不需要进行洗涤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历资料,观察换血后血常规、生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换血后血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均较换血前显著降低(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9.7%。换血后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下降(P〈0.01),血红蛋白、红细胞较换血前明显升高(P〈0.01),换血前后血总胆汁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