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D-二聚体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检测其含量研究在各种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心房纤颤,高血压、等的早期快速诊断的价值。方法免疫比浊法BeckmanCoulterACLElitePro自动分析仪。结果心血管疾病组D-二聚体含量阳性发生率的高低依次为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结论测定患者D-二聚体水平,对预测和诊断各类患者心血管疾病,及评估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先进血液分析仪发生各类白血病漏诊误诊原因。方法用美国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类白血病。结果出现漏诊现象。结论尽管现代高科技不段在血液分析仪上应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坚决纠正白细胞分类时只用仪器而忽视显微镜检查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至2012年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年至2012年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检出率为19.8%,低于2009年至2010年的22.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进行比较与分析,规范标本采集步骤,能够明显提高诊治的效果,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周血涂片观察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瑞氏-姬母萨染色,POX染色,PAS染色.结果 POX染色阴性,PAS染色阳性,根据形态学及组化染色确定为原幼淋巴细胞.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出现较异常结果时,临床上有发热、骨痛,贫血、淋巴结肿大等疑似血液系统疾病时,必须进行血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先进血液分析仪发生各类白血病漏诊误诊原因。方法用美国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类白血病。结果出现漏诊现象。结论尽管现代高科技不段在血液分析仪上应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坚决纠正白细胞分类时只用仪器而忽视显微镜检查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肺炎型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0例婴幼儿肺炎型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均表现为较长时间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气促,有时出现喘息64例,无明显喘息16例,发作是肺部昕诊中小水泡因27例,中小水泡音几干性罗音36例,小水泡音一例,中小水泡音及少许喘鸣音16例;症状体征于晨起半小时至一小时后出现,持续数小时以后逐渐减轻至消失,夜间无症状体征。40%家族过敏史,8.7%有家族哮喘史,50%有个人哮喘史,以后表现为典型哮喘发作占40%,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婴幼儿哮喘中存在着肺炎哮喘。  相似文献   
7.
王永杰  荣幸  张永旭 《当代医学》2009,15(34):107-107
胸腔积液是胸膜疾病最常见的表现,结核性与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之间诊断与鉴别诊断对疾病治疗与预后尤为重要。可是由于常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不高,使部分病例难以获得快速明确的诊断。为探讨癌胚抗原(CEA)和C反应蛋白(CRP)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我们对胸腔积液患者常规同步检测胸水和血清中CEA和CRP,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于扬  郭淑艳  张永旭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844-5845
目的:探讨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发病原因。方法:对54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患儿年龄2周~3个月,均为母乳喂养史后未及时给予维生素K,突然发病呈进行性加重,面色苍白、甚至抽搐乃至昏迷,严重者可出现脑疝表现,头部CT显示颅内出血。轻者给予维生素K1后出血停止,并辅以止痉、降颅压等对症治疗预后良好。重者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幸存者遗留后遗症。结论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的凝血障碍性疾病,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的颅内出血症状重,死亡率高,幸存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脑发育不良,癫痫、语言落后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急救方法,减少新生儿惊厥及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间收治的48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探讨其常见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痊愈出院33例,好转后出院8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仍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最主要的原因。感染是第二大原因。治疗重点在于止痉,药物首选苯巴比妥钠。根本在于病因治疗。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感染,低血糖和低血钙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苯巴比妥仍是首选抗惊厥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及早识别尤为重要。对于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合并心电图呈缺血性改变或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一般均应提高警惕。若在急诊介入时间窗内首选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但急性心肌炎的患者亦可出现上述表现,该文报告药物致疑似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急性心肌炎1例,旨在大家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重视与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