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白膏治疗下肢溃疡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星半通膈散药液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I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凋亡细胞及检测p53、bcl-2基因表达.结果 星半通膈散不同剂量药液均可抑制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降低p53(突变型)、bcl-2蛋白表达率.结论 星半通膈散能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而抑制p53基因突变、下调bcl-2基因表达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是一部论述辨证施治的专著,它的理、法、方、药不仅可以治疗外感病,而对临床各科均有指导作用。《伤寒论》的辨证方法,虽然是以六经来概括病证,但从具体內容来看,则是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分辨疾病的属性、病位、病性及邪正的盛衰为原则,这也是《伤寒论》全  相似文献   
4.
患者:张××,男,40岁,教师。1976年下半年开始出现颈项肩背牵强不舒。初误为落枕,月余后渐觉右手握物无力,肩臂肌肉及关节麻木酸痛,不能屈伸。于7月23日在某医院X 线摄颈椎侧位片示:颈椎5、6椎体后下缘骨刺增生(片号:26154)。经电兴奋、红外线等理疗无效。乃于11月15日开始用骨质增生丸加葛根治疗。处方熟地12克、骨碎补10克、鹿衔草10克、鸡血藤12克、淫羊藿8克、肉苁蓉8克、莱菔子  相似文献   
5.
1993年7月31日,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南京中医学院教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获得者吴考槃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了。巨星殒落,万分悲痛,这是中医事业的重大损失,中医药学界从此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吴考槃教授1903年7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县,1922年1月海门中兴医学校毕业后即悬壶乡里,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从痰瘀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痰浊、瘀血是食管癌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并提出涤痰化瘀是食管癌的治疗大法。认为在食管癌的治疗上,可根据痰瘀轻重,配伍应用化痰药和活血化瘀药,并可适当配伍理气药,使气顺而痰消瘀去。  相似文献   
7.
涤痰祛瘀汤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涤痰祛瘀汤对不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及小鼠艾氏腹水癌(EAC)模型,观察抑率和生命延长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180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涤痰祛瘀汤在5g和10g/kg剂量下灌胃给药,能显著抑制小鼠S180实体的生长,也能延长EAC小鼠的生存时间,还可引起小鼠S180瘤细胞S期及C2-M期细胞减少,G0-G1期细胞及凋亡细胞增加,结论:涤痰祛瘀汤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周期中S期DNA合成,干扰细胞的分裂增速度及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2004年 2月, 我们从一患者的左脚底, 脓性分泌物中培养出E.amnigenus biogroup2(河生肠杆菌生物 2群),现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 58岁,自述患糖尿病 10余年,有肾脏合并症,一直用药治疗。2003年 10月, 因用民间偏方治疗糖尿病, 即把砖烧红,用自己的尿激过,然后把脚放上热敷  相似文献   
9.
目的:中医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结果颇多,类风湿性关节炎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和方剂临床应用也有较好的效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2000-10/2003-12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相关章,检索词“中医药,类风湿性关节炎”,并限定章语言种类为中。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章,无论有无对照组均纳入。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00篇关于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章,75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25篇章中,综述42篇,37篇因系重复的用药章,46篇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以西医治疗为主。资料综合:肝肾阴虚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内在基础,瘀血是主要的病理因素,病位在于筋骨,据此确立养阴清热、宣痹通络应为主要治疗方法。在近80种治疗方剂中,均具有消肿镇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但中医药治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还缺乏统一的诊断和评估标准。结论:中医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较研究广泛,但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等方面有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下肢溃疡好发于小腿下 1 /3处。因此疮经久难愈 ,或虽经收口亦易复发 ,是颇为棘手的皮肤疮疡之一。长期以来 ,笔者反复探索 ,根据下肢溃疡的临床特点 ,结合中医药古代经验和现代研究新成果 ,自制香白膏治疗本病 58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58例 ,其中男 46例 ,女 1 2例 ;30岁以下 2例 ,31~ 40岁 8例 ,41~ 50岁 2 1例 ,51~ 60岁 1 8例 ,60岁以上 9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86岁 ,发病年龄以中老年居多 ,平均病程 9.2年。 58例中有患肢 63条 ,共有溃疡 81个 ,最大溃疡面积 1 9cm×1 1 cm,深达 1 .3cm。因外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