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导管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在膀胱癌术后复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9例膀胱癌术后复发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并用明胶海绵及真丝线段等栓塞治疗。结果19例患者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均可见尿液颜色变浅,16例在2 d后出血完全停止;3例血尿症状明显改善,2周左右经B超、CT复查膀胱肿瘤缩小的12例。结论对于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患者,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能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抑制肿瘤生长,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100例随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 1 990年 3月~ 1 997年 3月 ,我院共收治了42 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 ,作者分析了进行完整随访的 1 0 0例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1 0 0例中 ,男 75例 ,女 2 5例 ,年龄 2 0~ 70岁 ,平均 49岁 ,均经临床检查诊断为肝癌 ,所有病例初诊时 ,均因无手术指征而行肝动脉化疗加栓塞。二、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 ,先行腹腔动脉或肝总动脉造影 ,后将导管尽可能超选择性插入肿瘤供血动脉内 ,进行肝动脉化疗或栓塞 ,常用的药物有DDP1 0mg ;MMC 2 0mg ;5 Fu 1 .0…  相似文献   
3.
35例晚期胆管癌介入治疗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对35例晚期胆管癌患者行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术后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后生存时间平均为12.6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有效率)为80.0%,支架置入后半年再梗阻率为8.6%;6个月、1年存活例数为29例及19例。[结论]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是晚期胆管癌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定位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后残余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 TPS)对23例肝细胞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37个残余病灶行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肿瘤内.结果 37个病灶完全缓解13个,部分缓解17个,无变化6个,进展1个.总有效率为81%.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肝细胞癌经导管化疗栓塞术后残余病灶创伤小,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及并发症预防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 angiom a ofliver,C H L)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肝脏良性肿瘤的41.6%。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介入治疗已成为对手术无法摘除的肝巨大CH L(直径大于5cm)、邻近肝门或大血管等特殊位置血管瘤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常用的经肝动脉插管栓塞术(T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科共对19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子宫动脉栓塞术,年龄35-52岁,平均年龄42岁。症状包括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尿频等。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后,分别行两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19例患者均成功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技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其中2例因子宫肌瘤导致不孕的患者,术后怀孕。术后大多数患者出现下腹痛、发热、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无子宫坏死、子宫积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旋转DSA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8例子宫肌瘤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病人行旋转DSA检查。结果 28例患者栓塞治疗成功率100%,旋转DSA技术能够清晰显示两侧髂总动脉、两侧髂内外动脉及复杂的子宫动脉开口及走行,帮助和指导操作过程,缩短操作时间。结论旋转DSA可以提高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的成功率,对子宫肌瘤动脉栓塞过程中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脏转移性平滑肌肉瘤(MLL)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例经穿刺活检及免疫组化证实的MLL行肝脏CT三期增强扫描及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随访1~3年,依据动脉化疗栓塞前后肝内病灶强化程度、DSA表现及生存期评估疗效。结果单发转移瘤3例、多发5例。治疗后临床症评价,显效6例,有效2例 影像学疗效评价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1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4/8和3/8。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肝脏转移性平滑肌肉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国产Calli Spheres载药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应用国产Calli Spheres载药微球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前及随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12例患者首次化疗栓塞技术成功率为100%,中位随访时间为7.5个月(6~9个月),术后1周患者AST和ALT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均值均未超过正常值上限(40 U/L);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肌酐、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的疾病缓解率(CR+PR)分别为75.0%、66.7%,疾病控制率(CR+PR+SD)分别为91.7%和83.3%。其中10例AFP≥200μg/L患者,术后AFP水平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Calli 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碘化油序贯栓塞组的完全缓解率、疾病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大于单纯Calli Spheres载药微球栓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主要以腹痛及发热为主,随访期间出现胸腔积液2例,肝脓肿1例,肺转移1例。结论国产Calli Spheres载药微球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安全可行,其近期临床疗效较好,远期疗效及与碘化油联合应用的疗效需多中心、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旭  张根山 《中原医刊》2004,31(24):43-44
目的:分析肝脏单发转移癌的CT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4例肝脏单发结节或巨块型转移癌,探讨其CT平扫及增强特点、结果:肝脏单发转移癌大多位于肝右叶肝脏边缘,平扫时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隆起,周围肝脏萎缩,形成锯齿样边缘,动态增强扫描时强化程度不等,以边缘强化为主,但病灶大部分密度仍低于肝实质。结论:肝脏单发转移癌容易误诊,特别是与少血供原发肿瘤和未液化的肝脓肿难以鉴别,正确诊断须密切结合病史,多方面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