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比较少见的可危机生命的脑血管病[1,2].由于解剖学的原因,耳鼻喉科疾病也是脑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乳突炎或隐性乳突炎[3].然而由于临床报道不多,很容易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类临床表现多样,以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及血清中存在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尤其抗dsDNA抗体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受损器官有关节、皮肤、肾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病毒转染基因在视网膜干细胞(RSC)中表达的稳定性及对RSC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出生1 d的小鼠眼中分离、培养RSC。用携带黄色荧光蛋白(YFP)的猫免疫缺陷病毒(FIV)转染RSC,分析YFP在分化和未分化RSC中的表达情况;用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分析在慢病毒转染基因在RSC及其分化细胞的不同标记物表达。结果在RSC中FIV转染的YFP可长效表达53 d(传10代),表达水平未明显衰减。转染YFP后RSC仍可呈克隆生长,YFP在BrdU阴性的分化细胞中迅速下调。结论慢病毒转染的YFP基因可以在RSC中长期稳定的表达,但随RSC的分化YFP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小梁切除术后常因巩膜瓣的粘连而失败。作者设计了一种小梁切除联合滤道成形术,术中用T形人工小梁支架植入巩膜瓣下,防止其粘连。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临床评估作者设计的穿透性小梁切除和滤道成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在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中,于巩膜办下植入一个T形“人工小梁支架”,借助巩膜静脉丛制成一个永存的可吸收房水的间隙。本文选用PMMA制成的人工晶状体的T形袢作支架,为8例志愿者9只绝对期或近绝对期青光眼做了这一手术。观察期5~22个月,平均15.7个月。结果 平均眼压从术前的45.6mmHg降至24.22mmHg。9眼中8眼保持了功能性或部分功能性滤遇泡;2眼视力从持续20多天无光感分别恢复到有光感和0.05。结论 本文提出的穿透性小梁切除和用PMMA制成的T形人工晶体袢作为“人工小梁支架”进行的滤道成形术安全有效,无论对开角和闭角型青光眼,降眼压效果均显著而持久,适应症比传统的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更广泛,应用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眼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9例发病6 h内的急性CRAO患者行眼动脉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溶栓后接受降低眼压、神经营养、改善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传统治疗。溶栓后第2、28天和6个月分别进行视力和视野检查。结果溶栓前、溶栓后第2、28天和6个月患眼平均视力分别为1.5±0.1、4.2±0.2、4.4±0.3和4.6±0.5。溶栓后第2、28天和6个月,患者视野缺损<3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1.3%、34.7%和44.9%。患者视力改善与溶栓前患者的残余视力密切相关(r=0.292,P<0.05)。未发生脑缺血发作和颅内出血并发症。结论动脉内溶栓治疗CRAO能获得短期和长期的视觉功能改善,未增加与动脉内溶栓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联合手术方式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疗效。方法 退行性下睑内翻52例(65眼)行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下睑缩肌复位术,手术经下睑皮肤入路,打开眶隔,切除部分眶脂肪,将下睑缩肌缝合固定于睑板下缘,分离出5 mm 的睑板前轮匝肌条,剪除部分睑板前眼轮匝肌,褥式缝合于外侧眶骨膜上。术后随访12~16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65眼,61眼下睑内翻矫正良好,治愈率93.85%。2例复发患者行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外侧睑板条悬吊术,术后效果良好;1例患者术后出现下睑外翻伴下睑退缩,行双眼下睑缩肌后徙联合外侧睑板缩短术治愈。结论 联合手术方式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对于保持下眼睑稳定性有更持久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侧胸腔镜辅助扩大胸腺切除(bilateral approach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extended thymectomy,B-VATET)治疗非胸腺瘤性重症肌无力(nonthymomatous myasthenia gravis,Non-TMG)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笔者科室2014年1月~2016年3月实施B-VATET的22例Non-TMG资料。根据改良Osserman分型,Ⅰ型6例,Ⅱa型9例,Ⅱb型7例。通过分析B-VATET所用的手术时间(ΔT)、出血量(ΔVb)和切除的胸腺外脂肪组织(ΔWf)等指标对B-VATE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病情加重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0min。较单纯右侧胸腔镜入路扩大胸腺切除手术延长的时间(ΔT)10~50min (平均34.0min)、术中增加的出血量(ΔVb)5~30ml (平均12.5ml)、术中切除的胸腺外脂肪组织(ΔWf)为4.2~60.2g (平均18.6g)。术后病理22例均显示胸腺增生,其中在胸腺外脂肪内查见异位胸腺5例(22.7%)。术后随访3个月~2年,平均随访时间14.3个月。完全稳定缓解率72.7%(16/22)。结论 研究结果推荐采用B-VATET术式治疗Non-TMG患者。但有待于对该组病历的进行长期随访评估和更广泛的数据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预测颅内压(IC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神经内科门诊需行腰椎穿刺颅内压测量的患者。对所有被纳入本研究的受试者进行一般检查及眼科检查,采用眼科B型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ICP和ONSD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用于预测颅内压。结果共130例受试者被纳入本研究。腰椎穿刺测得的ICP为(209.84±79.99)mm H2O,B型超声波测得的受检者的球后3mm处ONSD分别为右眼(5.68±0.78)mm,左眼(5.78±0.78)mm,双眼平均值为(5.73±0.71)mm。ONSD-mean与ICP (r=0.6,P0.001),BMI (r=0.28,P=0.001)和性别(r=-0.281,P=0.001)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年龄(r=-0.161,P=0.068)没有明显的相关性。ICP与ONSD-R (r=0.54,P0.001),ONSD-L (r=0.56,P0.001),ONSD-mean (r=0.6,P0.001)以及BMI (r=0.58,P0.001)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年龄(r=-0.139,P=0.114)和性别(r=0.20,P=0.817)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超声测量ON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ICP检查方法。ONSD和ICP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视神经鞘减压术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颅内高压患者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07年6月—2010年12月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颅内高压所致的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的患者36例,经结膜入路实施视神经鞘减压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7、30、90、180、360 d的矫正视力、视野平均缺损值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评价手术的有效性。观察围手术期患者颅内压变化和手术部位出血情况,评价手术的安全性。结果 36例患者的67只眼(双眼31例,单眼5例)接受手术治疗。发病至手术的时间为30~72 d,术前颅内压为(335±45)mmH2O;视力为0.40±0.24;视野平均缺损值为(-16±7)dB,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为(269±63)μm;所有患者手术7 d后视力和视野较术前改善,术后30 d颅内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80 d时视力趋于稳定。患者均无围手术期颅内高压加重和眶后出血。结论视神经鞘减压术可改善颅内静脉窦血栓后颅内高压造成的视神经损伤患者的视力、视野及视乳头水肿,对视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