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物组织光传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光在组织中传播与组织的光学性质有关。折射率是组织光学性质最基本的参数,用来评价组织改变光线行进方向的参量。本文以菲涅耳公式为理论依据,尝试用空气—组织界面的反射率、生物组织薄膜的反射率和生物组织反射光的偏振分量,推算生物组织的折射率。 本文还探测了组织的前向散射和后向漫射分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全市42例现症麻风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一般资料42例病人中男32例,女10例;住院10人,院外治疗32人;按 Ridley 分类,未定类麻风1例,结核样型麻风12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1例,中  相似文献   
3.
面部皱折舒平术是LL患者的重要整形美容手术,做好护理极为重要。我们施行此手术4例,用一次法。以美蓝或龙胆紫在额、颞部发缘处绘出切口图,切开后剥离面部皮肤并向切口方向拉紧,切除多余部分,进行缝合。两侧分别进行。其中l例同时行睑裂缩短术。手术效果良好。术前准备摄面部照片以作对照。术前一日修面,女性剃除前发际3~4cm的头发,男性可剃光头。术前一日下午及晚上用l‰新洁尔灭洗头两次,用无菌巾擦干,戴无菌帽,睡前在枕上置无菌巾2块。手术日晨常规消毒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激光与三磺酸铝酞菁(AISPc)诊断治疗移植瘤的系列研究,实验共分三部分:实验一以小鼠移植瘤──乳腺癌为实验模型、处死后荧光光谱分析的诊断研究;实验二小鼠移植瘤──肝癌为实验模型的活体荧光检测的诊断研究;实验三小鼠移植瘤──肝癌为实验模型的光敏治疗研究。结果证明AISPc在体内清除速度快,光毒反应低,特征荧光峰的相对荧光强度在AISPc注入机体后24~48小时时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反差最大。分别与胃内、皮肤内荧光强度比较,经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注射AISPc的小鼠移植瘤经激光照射后24小时照光部位结痂变黑,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受抑,较对照组照光前、后5天肿瘤面积差值经秩和检验多组比较得P<0.05,差异显著,证明AISPc既可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又可用于治疗,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光敏剂。  相似文献   
5.
作者讨论了麻风病人最基本的需要和一般的心理活动,同时提出一些照顾病人心理健康所需要的方法:强调麻风病人不仅需要医疗照顾,也需要精神治疗,医生和护士应该设法满足病人的这种需要。  相似文献   
6.
写护理病历是实施护理程序的重要内容,现谨就书写方法和有关问题谈点体会。护理病历应体现整体护理的特点。护士并非单纯对机体进行护理,而是要解决病人的心身需要。护理病历是护士在实施护理程序中,根据现代护理学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判断和处理病人实际存在或潜在影响健康的问题的基本记录。医疗病历是在生理、病理基础上,根据体征和症状运用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7.
1974年以来,我院采取胫后肌移位术矫治麻风垂足35例,其中5例无效。对手术成功的30例进行了远期随访。5例无效者中,1例于术后4天发现移植肌腱有脂肪性变, 4例移位肌腱滑脱,均未作远期随访。在远期随访的30例中,男23例,女7例,年龄15~59岁,平均36岁;T27例,L3例,均为单足,畸形时间2~30年,平均11年,16足被动背屈70°以上,胫后肌肌力均正常;28例用皮下法(半数同时作跟腱延长术),2例用骨间膜法,移位腱均止于骨;术后石膏制动6周;随访3~13年,平均11年。术前将手术情况与影响效果的因素告诉患者,使其对手术效果有正确认识。同时结合每个病人的特点,要求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锻炼不懈。同时要求做增强胫后肌肌力的锻练和矫正畸形的练习。  相似文献   
8.
9.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泌尿系疾病,出现典型症状的诊断不难,但某些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可以很不典型,有的缺乏尿路症状,仅有低热,食欲不振,全身不适;有的以消化道症状为突出表现;也有的以血尿为主诉。另一种情况是某些患者虽然有明显的膀胱激惹症状,反复尿培养却没有菌尿,或无致病菌生长,实际上不真正是尿路感染,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工作者一致认为尿细菌定量培养阳  相似文献   
10.
宣传教育工作是麻风病防治综合性措施的一个重要部分,马海德同志曾指出:“要经常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开展麻防科普宣传,不断消除恐惧、歧视麻风病的社会偏见,是从根本上克服当前防治工作上碰到的种种障碍的关键”。只有认真抓好这一工作,才能使人民群众自觉地从旧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使人们更有效地与专业人员合作,取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才能不断开创防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