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观察花红消痈散结合剂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及方法。方法采用自拟花红消痈散结合剂治疗急性乳腺炎80例,疗效满意。并设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花红消痈散结合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西药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间疗效比较,经χ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研究证明花红消痈散结合剂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3.
刘氏功血Ⅰ号方合补肾调经排卵汤治疗青春期功血66例山东省邹平县人民医院(256200)刘昌青,许国英山东省邹平县中医院(256200)卢玉梅,张德修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矫盆整脊手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导致骨盆倾斜合并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该病探索新途径。方法:针刀松解后进行四维调曲、手法矫盆整脊、口服自拟生骨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结果:最终对238例骨盆倾斜合并脊柱侧弯患者进行追踪随访,优良率达80%以上,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中国传统整脊手法治疗脊柱病及脊柱连带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应用韦以宗脊柱圆筒枢纽学说、脊柱平行四边形应力平衡理论和椎体板块移动与椎曲论,配合以宗四维整脊牵引床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风与气机升降逆乱的关系。方法回顾历代各家学说,寻找历代文献中对中风的病机的认识。结果气血升降逆乱是中风的主要病机,不仅经典著作中有充分的依据,而且后世诸家均也做了较为系统的解释。结论中风病机主要是气机升降逆乱且主要是乱于头,其脏主要在睥,这不仅有较充分的文献依据,且能较圆满的解释临床新遇到的问题,指导临床亦会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手术意外、后遗症及术中不良反应的成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358例术后并发症、手术意外、后遗症、术中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成因及防治措施。结果除64例有各种并发症、手术意外外,275例术中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均获治愈,19例后遗症(再孕和结扎未遂)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妥善处置。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针对性开展术前心理咨询和指导、医患密切合作,是减少术中不良反应、预防各种并发症最有效的方法,对全面提高手术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简称ITP)是由不明原因产生的抗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综合征。抗血小板抗体是直接针对血小板相关抗原的IgG抗体。目前本病的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切脾、输注血小板、血浆交换及中医中药等。中医药治疗本病,国内已有报告,但中医药治疗与其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尚无报导。我们用中医药治疗确诊的ITP患者36例,并动态观察患者的抗血小板抗体水平及~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测定末稍微量全血淋巴细胞转化(简称~3H-TdR淋转)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8.
少阳病的证治是《伤寒论》的难点,各家看法不一,这里简要谈谈少阳病证的本质和有关柴胡汤类方的运用特点。少阳病的提纲问题《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少阳为枢”,枢者,枢机之称,少阳经脉循胁肋,位居太阳、阳明之间。仲景立少阳辨病仍然继承这一思想。从病期的变化部位来讲,是半表半里,外开是太阳,内阖则为阳明。六经各有提纲,少阳病证提纲为何?历来各说不一,如柯韵伯说是:“口苦、咽干、目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立辨证论治,为历代医家及国外学者所推崇,追本溯源,其学术思想则渊源于《黄帝内经》。显而易见,《伤寒论》提出的六经辨证纲领,就是从《素问·热论》六经脱胎而来。但二者的精神是否完全一致?关系如何?对六经的认识,历代医家,有的遵循古训,以经解经。有的另有卓识,阐发微旨,注解甚多,各持一说。有的注家把《素问·热论》六经与《伤寒论》六经混为一谈,这样反而阻碍了《伤寒论》的学习和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80~83年共收治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4例,均经乙状结肠镜检确诊,大便培养阴性,排除了其他疾病的腹泻病例。证属湿热者,轻证以葛根芩连汤(葛根15克、黄芩12克、黄连6克、黄柏9克、广木香9克、甘草6克)加减;重证选白头翁汤(白头翁12克、黄柏9克、黄芩12克、黄连9克、秦皮12克)加减。脾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