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报道22例重型流行性出血热(EHF)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其抑制物(PAL)活性、血浆纤溶酶(PL)活性在病程中的活动变化。结果EHF患者在发热期、少尿期七一PA与PL活性显著上升(P<0.01),PAL活性低于正常,t-PA/PAL比值显著升高(P<0.01)多尿期与恢复期t—PA与PAL的活性有所下降,PAL活性增强,t—PA与PAL比值低于发热期和少尿期(P<0.01),由此可见,EHF患者出血症状可能与t—PA活性增强,PAL活性下降,纤溶系统功能亢进有关。  相似文献   
2.
3.
<正> 病史摘要:夏某,男,19岁,学生,住院号7284。因畏寒发热20天,在乡村医院使用洁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治疗20天,体温不退。近三天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于1988年9月11日转我院治疗。体检:体温37.8℃,脉搏92次,呼吸32次,血压130/80mmHg。神志清楚,巩膜无黄染,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92次,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肋下2cm,质地中等,无压痛,脾肋下2cm,质地软,腹部无移动性浊音。神经系统检查;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均阳性。  相似文献   
4.
<正> 病历摘要患者刘某,女,23岁。因畏寒,不规则发热,头痛,全身痛,乏力不适,食欲减退,出汗。在当地治疗3天。高热仍不退,且腰痛加剧,并出现恶心。呕吐。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当地现有流行性出血热(EHF)及伤寒流行。查体:体温40℃,呼吸24次,脉搏114次,血压12/4kpa,神志清醒,酒醉貌。两眼球结膜充血水肿,软腭充血并有散在性出血点,两腋下散在性和条索状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颈软,两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14次,律齐。肝肋下1cm,肋脾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几年国内治疗本病的临床实践证明,如能抓好发热期的治疗,可以阻断病理过程,提高治癔率。我们于1974年11月和76年11月到77年2月共治疗54例发热期  相似文献   
6.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大多认为与免疫损伤有关。金再望等报道,EHF 发病过程中机体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我们用PHA 皮肤试验、E 玫瑰花环试验,检查了不同病期的EHF 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用1981年凤台县冬季发病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急性期(发病5天内)血清,以常量(每链霉素瓶0.1ml)接种A—549细胞,从5份血清中分离到一株EHF相关因子(S_2).为了考核其可重复性,又将液氮中保存的原始血清,按上量接种A—549细胞,亦获阳性结果。S_2株经系统检查,确认是EHF病毒。  相似文献   
8.
用疫区黑线姬鼠肺制备单层细胞,经KHF阳性血清作IFA法检查,将10份KHF荧光阳性(卅以上)的单层细胞培养物接种A-549细胞,发现5株可以在A-549细胞中连续传代的EHF相关因子。以其中ALC96株感染的A-549细胞制作抗原片,检查125份血清,67份EHF患者恢复期血清中66份免疫荧光阳性(98.5%),58份正常人及其它疾病病人血清全部阴性。10例EHF患者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均有4倍以上升高。与呼肠孤Ⅰ、Ⅱ、Ⅲ型及类环状病毒抗血清免疫荧光阴性,与EHF病毒A1、A5,A9株(A-549细胞适应株)抗血清为阳性,其感染性可被EHF病人恢复期血清中和,证明此相关因子是EHF病毒。病毒可通过450nm孔径滤膜。对5-碘脱氧尿嘧啶核苷不敏感,不耐酸(pH≤3.0),对脂溶剂敏感,这些与KHF病毒相似。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73年应用免疫抑制药物环磷酰胺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18例,其中对 7例作了免疫学观察(已在中华内科杂志1979年,1期发表),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发现病人的临床表现与免疫学变化有关。本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免疫球蛋白IgM和总补体、补体_3等测定、进一步观察了本病的免疫学动态变化与治疗效果的关系,以及免疫反应和疾病严  相似文献   
10.
自 Lee 氏等用非疫区黑线姬鼠从疫区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到朝鲜出血热(KHF)病毒之后,国内亦先后以相似方法及直接应用细胞培养,从姬鼠体中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将病人血清接种细胞培养分离病毒亦有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