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进展——呼吸系统疾病(10)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常然 《新医学》2006,37(7):480-481
1引言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重症CAP是CAP进展到严重阶段的表现,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CAP诊断和治疗指南",重症CAP界定为具有下列1项以上者: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③PaO2小于60mmHg(10 mmHg=1.33 kPa)、PaO2/FiO2比值小于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④血压小于90/60 mmHg;⑤X线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 h内病变扩大等于或超过50%;⑥少尿,尿量少于20 mL/h,或出现急性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0岁.反复口腔溃疡6个月余,蛋白尿、浮肿1个月于2010年12月29日入院.患者自2010年5月起无诱因反复口腔溃疡伴白色假膜,并阴茎冠状沟多处糜烂渗出、疼痛,眼结膜充血、分泌物多,视力模糊,口唇干燥,躯干、四肢散在红斑伴瘙痒,有靶形损害,及双膝关节痛等于2010年10月26日住当地医院,查尿蛋白(++),尿蛋白定量(24 h)1.32 g,血白蛋白25.5 g/L,抗核抗体阳性(1∶40),抗Jo-1抗体弱阳性,余自身抗体(-);B超示双肾肾实质病变,予足量激素及对症处理,阴茎糜烂及口腔溃疡基本愈合.11月9日出院后口服泼尼松50 mg/d十余天后自行停药.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寨性肺疾病的长期家庭氧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媛媛  张常然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2919-2920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21世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WHO《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估计,当前世界上约有6亿COPD患者,在1990年其已成为全球第6位死亡原因,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5位死亡原因。近来对中国北部及中部地区农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健康现状,找出影响医务人员健康的不利因素,提供健康指导建议。方法随机抽样调查280名年龄在22~60岁医务人员,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评估。结果医务人员中的慢性病患病率高达32.17%,工作时间长、生活方式无规律、医患关系紧张、得不到家属的理解和支持的医务人员患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医务人员慢性病的发生与工作时间长、生活方式不健康、医患关系紧张、得不到家属的理解和支持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人类DLK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为研究DLK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从GenBank中下载人类DLK1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针对不合信号肽的编码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获得目的片段,重组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应用亲和层析法获得重组DLK1蛋白免疫大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检测抗体滴度.结果 成功构建了DLK1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ET-28a-DLK1,表达的重组蛋白纯化经SDS-PAGE鉴定后免疫大鼠,得到了高滴度的多克隆抗体.结论 成功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DLK1基因的功能及其在肝肿瘤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常然 《新医学》2009,40(5):329-330
目前,对于痰培养发现白假丝酵母菌要不要给予治疗的问题仍存在争议,主张行抗真菌治疗的观点认为,对存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者,2次以上痰培养出白假丝酵母菌者可给予预防性治疗;不主张抗真菌治疗的观点则认为,痰培养结果不可靠,阳性可能为污染或真菌定植,给予抗真菌治疗应慎重。解决该问题的要点是临床科室留取合格的痰标本,以及检验科对痰标本的处理。笔者查阅国内外的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医院4年间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4年间的医院内真菌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查阅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了从2005年1月-2008年12月医院内真菌感染情况.结果 4年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平均发病率为8.0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占55.07%,其次为泌尿道和皮肤;感染因素以抗菌药物的应用最多,占42.03%,其次为呼吸机使用,占17.87%;病原菌种类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93.72%),207例真菌感染培养中,只有64例(30.92%)做过药敏试验,各菌株对5-氟胞嘧啶最为敏感,对伊曲康唑耐药性最强;所有真菌感染病例均使用过抗菌药物,两种抗菌药物联用占21.26%,3种抗菌药物联用占9.66%.结论 以呼吸道医院内真菌感染最多见;最主要的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并存在忽视病原学检查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因此应加强管理,以减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牛.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核因子-κB(NF—κB)在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慢性支气管炎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并观察六君子汤治疗后对以上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SO2烟熏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CAM-1、NF—κB在慢性支气管炎大鼠以及六君子汤治疗后大鼠血清中的表达。并对肺组织的病理进行了观察。结果慢性支气管模型纽大鼠的ICAM-1、NF—κB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经过六君子汤治疗后,治疗组大鼠血清ICAM-1较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NF—κB的阳性表达也较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有下降趋势(P〈0.05)。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支气壁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六君子汤治疗后病理损害较模型对照组显著恢复。结论气道炎症时NF—κB表达上调,并可能参与了ICAM-1基因的表达调控;而六君子汤能够通过下调NF—κB,可能在转录水平上抑制ICAM—1的表达,并能减轻支气壁组织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减少肺结核的医院感染,研究有助于糖尿病合并活动型肺结核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回顾分析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10年糖尿病合并活动型和非活动型肺结核3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活动型和非活动型肺结核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5.01±12.77)岁和(61.92±11.18)岁;非活动型肺结核多有肺结核病史(22.6%),明显多于活动型肺结核组患者(13.4%)(P<0.05);活动型和非活动型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症状、痰涂片找分枝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48.4%、80.0%,25.2%、10.0%;活动型和非活动型肺结核组的糖化血红蛋白(GHBA1c)、C肽、空腹血糖分别为(10.74±2.95)%、(0.56±0.38)nmol/L、(13.11±5.63)mmol/L、(8.68±2.08)%、(0.66±0.48)nmol/L、(10.33±9.41)mmol/L,上述指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痰涂片找分枝杆菌、无明显诱因的血糖控制差等指标有助于糖尿病合并活动型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尽早检查这些指标,及时隔离,可减少肺结核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医院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医院胃肠外科2007-2008年住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10例围手术期患者100.0%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为硝基咪唑和第三代头孢菌素,首次预防性用药联合应用2种抗菌药物者90.5 %,累计使用>3种抗菌药物的占63.7%;抗菌药物中位累计使用时间为7 d;尽管使用抗菌药物较多,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仍较高,为8.6%;标本送检率低,只有55.6%.结论 胃肠外科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之处,如用药时间长,更换抗菌药物频繁及标本送检率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