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4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宁波名医范文甫(1870-1936)以擅用峻剂著称,尝言:“医之运用古方,如将之使用重兵,用药得当其效立见.”他辨证准确,用药果断,如用越婢汤治风水,麻黄常用至18g,治小儿麻疹闭证竞用至24g,用急救回阳汤,附子常用45g,闻者骇然.范文甫行医乃南方热带之地,如此大剂应用麻黄、附子等热药更属非常,难怪沪上名医徐小圃(亦善用麻黄,有“徐麻黄”之称)辈也为之叹服.  相似文献   
2.
施今墨 6 4岁那年 ,突患胸膜炎 ,西医每天抽去胸水几百毫升 ,仍无起色 ,病势日沉 ,家人已在准备后事。处于“弥留”之际的施今墨突然想到某本医书中有甜瓜子、西瓜子可去此病之记载 ,便嘱家人买来瓜子 ,捣碎煎汤 ,渴了就喝 ,并用该汤煎药 ,过了几天 ,病竟霍然而去。施今墨一生都保持着两个习惯 :剪报 ,随身带红皮小本。在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关医学的消息 ,就剪下来 ,装在一个纸口袋 ,需要时可以翻检。红皮小本随身携带 ,听到民间流传的偏方 ,就随手记上。这次 ,偏方可谓救他一命。历代名医大多重视民间验方 ,“藕皮止血起自疱人 ,牵牛逐水近出…  相似文献   
3.
吴佩衡学术思想探讨(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上期) 2.4熟谙热药反应 郑钦安擅用姜附,对热药之反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是其擅用姜附的重要体现。笔者在探讨郑氏学说时,曾专门作过介绍。吴氏对姜附等热药的反应也有深刻体会,临床应付裕如,有些且为郑氏所未言及。归纳吴氏对姜附等热药反应的认识,最常见的就是呕吐痰涎,大便泄泻,其次是周身浮肿,以及原有症状如疼痛加重以及出血等等,有些经验可补郑氏未备,下面举例证之。  相似文献   
4.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人,是近代中医史上的著名医家、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民国初期,张氏曾在沈阳行医6年,这是他一生中一段十分重要的医事活动。张氏祖先累世业懦,兼习医业。张  相似文献   
5.
张存悌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851-851
清时 ,某公子双目红肿 ,痛不可忍 ,请叶天士诊之。天士告云 :“目红肿不必顾虑 ,可以自愈。所虑者愈后七日内 ,足必生肿毒 ,一发而不可治。”公子恐惧求方。天士告曰 :“你要安心静养 ,以左手擦右足心 36遍 ,以右手擦左足心 36遍 ,每日如此 7次 ,待7天后再来诊治。”7日后 ,公子来诊 ,告云 :“眼睛红肿已愈 ,不知足心之毒还能发否 ?”叶天士笑曰 :“上次所说毒发是假。公子乃富贵中人 ,所虑者死也 ,则其它欲念皆绝 ,一心注意到足心。以手擦足 ,则引火下行 ,眼睛红肿故而痊愈。”尤乘《寿世青编》 :“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 ,是犹舍本而逐末…  相似文献   
6.
<正>2擅用姜附 独具风格 理论上郑钦安推崇扶阳原则,在具体遣方用药上,则以擅 用附子、干姜、四逆汤等温热方药著称,形成非常鲜明的用药风 格,以致人誉“郑火神”、“姜附先生”。考“火神”之意,是赞誉善 用热药(多指附子)的良医之谓也。他创立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学 术流派——火神派,本人被尊为“火神派首领”,这在医史上都 是十分罕见的。火神派以擅用附子为其突出特点,换句话说,不 擅用附子就不成其为火神派。其诸多传人如祝味菊、吴佩衡、范 中林、唐步祺等人均享有“某附子”、“某火神”之誉,就充分说明 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附子为百药之长(上)——附子用法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存悌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1):958-959
附子被历代医家视为补火要药 ,明·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大黄列为“药中四维”。古称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 ,言为立国安邦之要 ;药中四维 ,即治病保命要药。火神派医家祝味菊则称附子“为百药之长” ,一语道尽附子重要性。但附子大热 ,药性峻烈 ,而且有毒 ,应用起来不无顾忌 ,本文拟对附子的应用作一探讨。1 应用指征仲景为善用附子第一人 ,《伤寒论》中用附子者有 2 0方 ,37条 ;《金匮要略》中用附子有 11方 ,16条。其用附子的指征主要是“少阴病 ,脉微细 ,但欲寐” ,强调了脉、神两点 ,此为附子应用纲领 ,后世演绎出的一切用药指征概…  相似文献   
8.
民国年间 ,北京有肖龙友、施今墨等“四大名医” ,声誉卓著。其时 ,沈阳亦有“沈、马、刘、高”四大名医 ,即沈文魁、马二琴、刘冕堂、高振铎 4人 ,个个身手不凡 ,今援笔述之。沈文魁 (1888— 195 8) ,字宗之 ,原籍河北滦县 ,早年从医于沈城名医朱昆山先生 ,1910年在小南关开设益善堂 ,开始行医 ,擅治内科疾病 ,尤擅温病。192 2年被选为奉天医学研究会 (沈阳最早的医会组织 )副会长 ,后曾任会长。 192 3年与名医马二琴共同创办了《奉天医学杂志》 ,是沈阳历史上最早的中医刊物。 192 1年受《盛京时报》之约 ,开办“医事琐谈”专栏 ,连载于报…  相似文献   
9.
张存悌教授擅治内科疑难病症和肿瘤,从医三十余载,博览古今医书,潜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患者遍及省内外,皆有口碑.1993~1994年曾在美国行医,治愈很多疑难病症,深受美国患者好评.张教授为当代“火神派”著名医家,临床善用经方,重用附子,推崇火神派,其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果斐然,出版专著20余部[1],包括《中医火神派探讨》、《中医火神派温阳九法》、《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等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其应用“升清降浊、通因通用”法治疗慢性泄泻颇具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案6 太阳少阴证咳喘并二便失禁--麻黄附子甘草汤 叶某,男,68岁,盲人.患慢性气管炎10余年,经常头昏头痛,咳喘痰多,不能平卧;其后二便失禁五六载,每日大小便约20余次,每解小便,大便即出,时稀时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