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测63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级26例、2级37例)血清新喋呤(NP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H、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高血压2级者高于1级者(P<0.01).证明EH存在细胞免疫活动增强及炎症性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急发性心包填塞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方法探讨,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心外科收治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急发性心包填塞的11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 11例急发性心包填塞患者经抢救治疗及科学的护理,病情稳定出院。结论加强临床观察,及时诊断,积极处理和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减少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张婉斌  杨聃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729-2730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间收治并运用介入术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168例,其中2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回顾所有出现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并总结并发症类型与发生率,并制定预防对策。结果通过对2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分类,总结心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并发症,其中血管并发症患者5例,占总并发症比例19.23%;低血压3例,占总并发症比例11.54%;拔管综合征8例,占总并发症比例30.77%;排尿困难7例,占总并发症0比例26.92%;心律失常3例,占总并发症比例11.54%。结论心血管介入术并发症较多,但有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是严格手术适应症,操作细心,护理得当,均可以将并发症发生几率控制在最低。  相似文献   
4.
张婉斌  梁惠  费兴梅  黄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75-1876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并发症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6例已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并需择期行PCI的患者,分为经皮桡动脉途径组(A组)19例和经皮股动脉途径组(B组)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皮桡动脉穿刺行PCI冠心病,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难度小特点.上述特点均优于经皮股动脉穿刺行PCI.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具有止血容易,外周血管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活动不受限和易于接受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施加厄贝沙坦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AT1、AT2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30周龄高血压大鼠26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给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施加厄贝沙坦,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与2型(AT2)受体mRNA在心肌中的表达.结果 厄贝沙坦能同时降低心肌AT1和AT2基因的表达,AT2mRNA下降的幅度较大,使AT1/AT2的比值上升.结论 厄贝沙坦通过AT1和AT2两种受体对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室电风暴定义为24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速或室颤,临床上也常称作交感风暴、室速风暴、电风暴或ICD风暴,为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是一类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迅速识别并紧急救援,包括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电除颤,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等措施。积极地抢救与护理,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oxLDL抗体(抗oLAB)、过氧化损伤与高血压病(EH)的相关性及光子氧辐射自血回输疗法(UBIO)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48例EH患者随机分成UBIO组及丹参组,用ELISA法、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EH患者治疗前后血中抗oLA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并与27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EH患者血中抗oLAB、MD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SOD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2)UBIO干预治疗后抗oLAB、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增高(P<0.05-0.01);丹参治疗后仅见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增高(P<0.001),抗oLAB降低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UBIO组在降低抗oLAB、MDA及辅助降血压方面疗效优于丹参组(P<0.05-0.001);3)直线相关分析示:EH组抗oLAB与SOD呈负相关关系(r=-0.3674、P<0.01),与MDA呈正相关关系(r-0.5037、P<0.001);SOD与MDA呈负相关关系(r=-0.6245、P<0.001)。结论EH患者存在LDL的氧化修饰及过氧化损伤,UBIO对其有较强的干预作用,且疗效优于丹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院护士的总体心理健康现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方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本院300名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调查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心理状况。结果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情况优于一般人群(<0.01),内科、外科、神经内科、人际关系、强迫症状等因子高于常模,<0.01;偏执、敌对、恐怖因子与全国常模一致,>0.05;其余因子在各个科室的差异各不相同,<0.05。结论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不容乐观,需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炎症标志物、抗-oxLDL抗体(oLAB)及丙二醛(MDA)与高血压病(EH)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46例EH患者采用EUSA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oLAB及MDA水平,并与27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H患者血中hs-CRP、ICAM-1、oLAB及MD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EH组hs-CRP与ICAM-1、oLAB、MDA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61、0.7220、0.4376 P<0.01-0.001),oLAB与ICAM-1、MDA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92、0.6272 P<0.05-0.001);ICAM-1与MDA亦呈正相关(r=0.4249、P<0.01).结论 炎症反应、LDL的氧化修饰及过氧化损伤在高血压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组织Janus激酶-信号转导蛋白和转录激活蛋白(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30周龄WKY大鼠13只,设为WKY对照组;30周龄SHR 26只,随机分为SHR对照组和厄贝沙坦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与2型(AT2)受体mRNA在心肌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STAT1、STAT3表达,TUNEL细胞凋亡显色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 结果 (1)厄贝沙坦组与SHR对照组比较,A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72±0.55对1.08±0.13,P<0.01),AT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0.30±0.32对0.25±0.35,P<0.01);(2)与SHR对照组比较,厄贝沙坦能降低STAT1表达(7.27±0.53对13.16±0.35,P<0.01),升高STAT3表达(5.41±0.37对4.82±0.34,P<0.01);(3)厄贝沙坦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SHR对照组(P<0.01). 结论厄贝沙坦能调节心肌组织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其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