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奎军  李享辉 《中医药学刊》2005,23(9):1566-1567
慢性肾炎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病情迁延日久可导致肾功能损害,最终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特别是血尿极其顽固,难以根除,西医学把防治目标转向延缓肾功能恶化,控制并发症。然而血尿的持续存在。表明患者肾脏损伤继续存在,肾功能仍在缓慢恶化。因此消除血尿对控制和逆转肾脏损害有重要意义。吾师石志超教授乃辽宁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业医30余年,临床颇多创见,以擅治疑难病见长。有幸随师诊病年余,今撷其对肾炎血尿的治疗精粹论之与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2.
例1患者,男,15岁,学生,2002年6月12日初诊。患者于3个月前患急性扁桃体炎,经抗炎治疗好转,继而出现两眼睑肿如卧蚕,四肢浮肿,小便短赤。于中心医院化验尿常规显示:尿蛋白(+),尿潜血(+++),红细胞8-12/HP,白细胞3-5/HP,颗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炎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病情迁延日久可导致肾功能损害,最终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特别是血尿极其顽固,难以根除,西医学把防治目标转向延缓肾功能恶化,控制并发症.然而血尿的持续存在,表明患者肾脏损伤继续存在,肾功能仍在缓慢恶化.因此消除血尿对控制和逆转肾脏损害有重要意义.吾师石志超教授乃辽宁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业医30余年,临床颇多创见,以擅治疑难病见长.有幸随师诊病年余,今撷其对肾炎血尿的治疗精粹论之与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4.
临床中常由于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炎及牙周病等各种原因造成牙体大面积缺损,而造成残根、残冠,使治疗难度增强。当牙体缺损严重时,用常规充填方法不能达到理想修复效果,特别是因严重牙体缺损而致充填体不能获得足够的拉力形和固位形者。固位修复术的问世,使牙齿残根、残冠的修复变成现实,且日臻成熟,近年来我科采用银汞钉核修复后牙牙体严重缺损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前列腺炎 (chronicprostatitis ,CP)是以排尿刺激症状和膀胱生殖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 ,发病率很高。主要临床表现 :疼痛 :常位于会阴部及盆部 ,也常出现于阴茎、睾丸、腹股沟、耻骨上区、下腰部以及背部等处 ;尿路刺激症状 :尿频、  相似文献   
6.
顽固性皮肤病是指临床皮损严重,缠绵不愈,反复发作,极难调治的一类皮肤病。包括银屑病、慢性湿疹、结节性痒疹、神经性皮炎、天疱疮等等。石志超教授乃辽宁省名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大连市中医内科学会会长,出身于五代中医世家,从医30余年,以擅治疑难杂症而著称,尤其是对从“毒”立论治疗顽固性皮肤病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刻地领悟,今撷精粹其精粹而论之。  相似文献   
7.
运用消渴一号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63例,获得血糖控制总有效率96.9%,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8.4%,消渴一号辅助西药控制血糖、改善症状均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8岁,瓦房店市轴承厂工人。患者5年前因多食易饥、口渴、多饮、多尿而就诊于瓦房店市中心医院,血糖介于18~22mmol/L,确诊为2型糖尿病,先后口服多种降糖药均出现继发性失效。近1年来改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每日用量达50单位,并且配合二甲双胍50mg每日3次口服,血糖仍波动在10~15mmol/L,甘油酯2.7mmol/L,总胆固醇9.2mmol/L。  相似文献   
9.
益气化瘀汤对大鼠慢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试药物 益气化瘀汤(水蛭、蝉蜕、僵蚕、益母草、党参、太子参、旱连草等)中药制剂,大连中医医院制剂室提供。批号:20020524。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疾病。吾师石志超教授乃辽宁省名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辽宁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市中医内科学会会长.出身于五代中医世家,业医30余年.以擅治疑难大症而著称。尤其是对肾炎蛋白尿的治疗.能发前人所未发.屡多新解.值得深刻地领悟,今撷其精粹而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