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应用B超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意义王学彩,张天艳,汪辉我们自1990年6月至1994年6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实质性脏器损伤66例,术前应用B超检查45例54次,经手术所见与B超检查对照诊断符合41例,经回顾分析,确认B超检查对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输尿管异常疾病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21例先天性输尿管异常疾病的超声诊断结果,经与手术和病理结果对比其病因诊断符合率92.6%。结果表明,超声能为临床诊治该类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其中对某些疾病,超声检查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独特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能量多普勒超声(PDI)与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类癌基因(Cerb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用PDI检查,术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ER、PR及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PDI显示分级为Ⅱ~Ⅲ级,其ER 、PR 阳性率明显低于分级为0~Ⅰ级的病例(P<0.01);而CerbB-2阳性率则高于对应病例(P<0.05).结论乳腺癌PDI与CerbB-2、ER、PR 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以通过PDI和免疫组化的结合去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某些“发育毒物”对胎儿的危害结果,以强调超声是为像用于危险人群孕期监视的重要意义。方法:利用超声显象定期观察孕期前后经常接触某些“发育毒物”的危险人群中胎儿发育情况,以未接触之孕妇作为对照组作前瞻性研究。结果:危险人群胎儿的出生缺陷发病率为15.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发育毒物”致畸的相对危险性RR值为19.7。结论:超声随访危险人群的胎儿情况,指导产科处理,对降低围产期死亡率提高人类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脐绕颈胎儿脐动脉(UA) 及大脑中动脉( MCA) 的血流参数,为临床判断胎儿脑供血情况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比较44 例脐绕颈剖腹产胎儿与61 例脐绕颈自然分娩胎儿的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多普勒参数,以RI及VP为分析指标。结果 该两组脐绕颈胎儿UA 的RI及VP 有显著性差异,MCA 的RI有显著性差异,剖腹产胎儿MCA 的血流特点为阻力增高(RI0 .67 ±0 .02) 。结论 脐绕颈胎儿MCA 的血流阻力增高(RI> 0 .65)应作为剖腹产术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介入超声用于颈部肿块诊治的经验与教训及其在临床诊治中的实用价值。方法:108例颈部肿块病人在彩超引导下,作自动活检诊断与穿刺治疗术。结果:80例实性肿块的自动活检病理结果准确率为95%(76/80);28例炎性液性肿块的诊断率和治愈率均为100%。结论:介入超声用于颈部肿块诊治的关键在于彩超定位的准确性,具有安全、可靠、快捷的优点,应作为临床诊治颈部肿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数学者已注意到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但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至今报道不多.近3年,我们应用美国Biosoun Au-4000超声诊断仪观察了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近两年我科应用急诊B超检查诊断妇科急腹症61例,并对不同病因所致的急腹症作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本文61例病人,年龄18~52岁,患者多数为急症就诊,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急性腹痛,部分伴恶心、呕吐、发热。病程最短40分钟、最长48小时。B超检查17小进应诊,检查结果10~20分钟内完成。全部经手术及B超动态观察下保守治疗得以证实。仪器采用阿洛卡1400型、EUB—41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兆赫。取平卧位,探头在耻骨联合上作多切面扫查,仔细观察子宫大小、双侧附件有无异常、腹腔、盆腔有无液性暗区。  相似文献   
9.
三维超声在膀胱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江  杨斌  王祥波  孙皓  张天艳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5):549-551,564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诊断膀胱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Voluson730三维超声诊断仪对42例膀胱占位性病变进行检查,先用二维超声对膀胱占位性病变进行观察,再用三维超声作三维重建成像,重建模式选用表面成像模式。结果:42例膀胱占位的三维图像立体感强,图像逼真,可以充分显示病变的范围,与大体标本及膀胱镜相似。结论:三维超声能清晰地显示膀胱占位性病变的形态特点、内部结构及与周边关系,为诊断、鉴别诊断膀胱占位性病变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测颈椎不稳症患者椎动脉(VA)血流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颈椎不稳症患者100例,按年龄、性别分为5组,进行不同的保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2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VA血流,观察在颈椎前屈、中立、后伸动态体位下的椎动脉形态、内径、走行、血流等变化。并选择同期30例颈椎病(无颈椎不稳症)患者做对照。结果治疗前治疗组88.0%的患者发现椎动脉形态或各检测指标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左右两侧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PSV、EDV及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即刻和治疗后2周,不稳组中E组(综合治疗组)PSV、EDV、RI检测结果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椎不稳症患者的VA血流可进一步了解病情,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颈椎不稳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