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张士兴 《临床医学》1998,18(4):9-10
我院以温热低渗液腹腔灌注法预防胃癌术后腹膜转移及腹腔种植,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以施行胃切除加腹腔蒸馏水灌洗30例作为试验组,将本院前期行胃癌切除的68例作为对照组,二者术中、术后均行常规化疗,随诊率100%。 病理组织学类型:试验组与对照组病理类型相  相似文献   
2.
张士兴 《临床医学》2002,22(10):17-18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于2001年12月所遇的14例胆漏病人发生胆漏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10例首选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道手术后,主要与炎症,粘宫,解剖变异和操作不仔细有关,罕见术式选择不当,预防应从首次手术及术后处理着手,胆漏发生的应根据胆漏大小,病情轻重度选择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6岁,已婚,不育。右侧睾丸自幼缺如,左侧睾丸位于阴囊上方。10年前,左侧腹股沟区出现块物,可回纳。近年来,该块物出现频繁伴隐痛不适。查体:男性第二性征正常。阴茎正常大小。阴囊较小,囊内无睾丸。左侧外环扩大,睾丸位于外环下方,可复性块物位于左睾丸上侧。右侧睾丸未扪及。诊断“右侧隐睾、左侧睾丸下降不全合并左腹股沟斜疝。”给予手术。术中右睾丸未探及,左睾丸大小正常,位于左外环口皮下。疝囊从左外环口突出。打开疝囊,见内容物为一上宽下窄的三角形块  相似文献   
4.
张士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1):1281-1282
随着胆囊切除术的日益增多,胆囊切除术中的漏诊问题渐已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笔者近年来遇到4例典型的胆囊切除术漏诊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83例鼻胆管引流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胆管引流治疗良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3例良性胆道梗阻病人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治疗,术后记录病人症状改善情况、胆汁引流量;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及血尿淀粉酶。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嵌顿结石取出或送回总胆管内时,大量胆汁涌出,病人腹痛立即减轻。鼻胆管引流3d内体温、血压、周围血象均恢复正常。血尿淀粉酶下降50%,总有效率达96.3%。同时发现胆汁引流量大小与T-Bil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鼻胆管引流是一种治疗单纯性胆道结石、胆道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及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较理想方法,尤其适用于高危高龄病人。  相似文献   
6.
7.
张士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2):1376-1377
目的:探讨高龄合并糖尿病的腹部手术病人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外科治疗的39例高龄合并糖尿病腹部手术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中,择期手术24例,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7.0~10.0mmol/L;急诊手术15例,术前、术中空腹血糖控制在8.3~13.9mmol/L,术后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无酮症酸中毒,死亡1例。结论:对高龄合并糖尿病病人的腹部手术只要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选择合理的手术时间及麻醉方式,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我院收治的胆道术后胆瘘7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男4例,女3例。年龄45~78岁,平均61岁。7例均为首次胆道手术。3例胆囊炎、胆总管结石(1例并存有左肝内胆管结石),1例胆囊结石伴胰腺癌肝转移,1例右肝管巨大结石,2例单纯胆囊结石;4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并“T”管引流术,3例仅作胆囊切除术。胆瘘除1例外,均发生于术后12小时~5天,胆瘘量每日400~700ml,本组无1例发生胆汁性腹膜炎。3例经再手术治愈,3例经引流自愈,1例未愈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女,36岁,已婚。因间歇性便血半年,排便困难伴粘液血便二月入院。患者诉开始便血常发生在月经期,经净缓解。近二月来大便中经常夹有粘液及血。月经规律,近二年来有痛经史。乙状结肠镜检见距肛缘13cm处直肠前壁有一肿块呈结节状向腔内突起,肠腔明显狭窄,周围管壁僵硬,取活检极易出血。活检报告为(直肠)粘膜腺体减少,部分区分泌亢进伴肉芽形成。钡剂灌肠示:距肛缘13cm处见4cm长肠管狭窄,周围管壁僵直,扩张度差。诊断为直肠癌。 术中见直肠上段一肿块累及肠管约4cm,质硬,与子宫体后壁粘连紧密。双侧附件无异常。考虑为直肠上段癌侵及子宫。行直肠前切除术及子宫全切除术。见直肠上段一肿块,直径3.5cm,肿块浸润肠壁全层,并向腔内突出致肠腔狭窄至1cm直径。肿块突出处直肠粘膜尚完整。病理诊断:直肠上段子宫内膜异位,浸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