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学生肥胖现状及其与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关系,为制定该地区学生肥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内蒙古自治区全部12个盟市、103个旗县区的186 649名学生。按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肥胖有关因素。  结果  学生总体肥胖率为18.54%,男生肥胖率为22.04%,女生为14.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监测点(OR=0.79)、性别(OR=0.61)、每日吃油炸食品次数(OR=1.08)、每周每日运动超过60 min>2 d(OR=0.89)、是否每天吃早餐(OR=0.86)、每日喝饮料次数(OR=1.12)、吸烟(OR=0.87)、饮酒(OR=1.07)、每日吃水果次数(OR=1.07)、每日看电视≥2 h(OR=1.06)、睡眠时间(OR=0.93)以及学段可能与学生肥胖有关(P值均 < 0.05)。  结论  内蒙古地区学生总体肥胖率较高,学生肥胖的发生与饮食运动行为、生活习惯及心理因素有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控制学生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以及藿香正气散的干预对葡萄糖代谢糖异生途径的影响,揭示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对葡萄糖代谢糖异生途径的影响的相关机制,从代谢组学层面揭示脾胃参与调控能量代谢以及藿香正气散燥湿和胃的科学内涵。方法:参照前期较成熟的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自然造模与综合造模相结合,模拟湿病产生的三大主要因素,建立湿阻中焦证模型。检测湿阻中焦证模型及藿香正气散干预后的大鼠肝脏葡萄糖、丙酮酸、丙酮酸羧化酶、葡萄糖-6-磷酸酶的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湿阻中焦证模型丙酮酸含量降低,丙酮酸羧化酶、葡萄糖-6-磷酸酶、肝脏葡萄糖含量均增加;藿香正气散能增强葡萄糖代谢糖异生作用。结论:造模前后,肝脏葡萄糖含量增加,这可能是因为湿阻中焦证会导致能量消耗增加,而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不足。同时这可能是湿阻中焦证身倦乏力、食少纳差的病理基础之一;藿香正气散对湿阻中焦证模型的糖异生有增强作用,且对葡萄糖的分解、转化有一定的作用,这可能是藿香正气散治疗湿病,缓解其身倦乏力、食少纳差等症状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以前期研究的水通道蛋白为平台,通过观察并分析水协同转运蛋白KCC1、KCC3、KCC4、NKCC1含量及Na~+-K~+-ATP酶活性变化,揭示湿阻中焦致水液代谢紊乱及平胃散对其修复作用机制的科学内涵,为中医临床治疗本证型疾病提供实验参考;同时搭建中药复方水通道调节剂的研究平台。方法:模拟"外湿过盛,困阻脾胃、饮食不节,湿从内生、情志不遂,气机受阻、水湿不运三大致湿病因,建立湿阻中焦证模型。用蛋白定量法测定Na~+-K~+-ATP酶活性,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肾脏组织KCC1,KCC3,KCC4,NKCC1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脏KCC1、KCC4含量升高,KCC3、NKCC1、Na~+-K~+-ATP酶活力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组肾脏KCC1、KCC3、NKCC1含量降低,Na~+-K~+-ATP酶活力明显升高(P0.01),KCC4含量有上升趋势,经药物干预后,各给药组KCC1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平胃散中剂量组KCC3、KCC4含量明显升高(P0.01),平胃散低剂量组NKCC1含量明显降低(P0.01);平胃散低剂量组肾脏Na~+-K~+-ATP酶活力明显升高(P0.01);呋塞米组和平胃散加泽泻组KCC1、KCC3、KCC4、NKCC1含量及Na~+-K~+-ATP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平胃散中剂量组肾脏KCC1、KCC3、KCC4含量及Na~+-K~+-ATP酶活力有上升趋势,平胃散低剂量组NKCC1含量下降明显(P0.01),呋塞米组和平胃散加泽泻组KCC1、KCC3、KCC4、NKCC1含量及Na~+-K~+-ATP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湿阻中焦证模型不仅能够影响体内能量代谢,还能够影响KCC1、KCC3、KCC4、NKCC1含量表达,这可能是湿阻中焦导致水代谢输布障碍的机制之一;(2)平胃散能够调整Na~+-K~+-ATP酶活性和KCC1、KCC3、KCC4、NKCC1含量分布参与能量代谢和水液代谢调控,这可能是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导滞、散中焦之湿阻治疗湿阻中焦证的分子机理之一;(3)水协同转运蛋白之间可能存在互补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研究平胃散对葡萄糖酵解途径的影响。方法:SPF大鼠雌雄各半,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平胃散20%乙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平胃散50%乙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平胃散95%乙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平胃散正丁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平胃散乙酸乙酯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平胃散水提取物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葡萄糖含量、肝脏中丙酮酸(PEP)的含量、丙酮酸激酶(PK)的活性。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葡萄糖含量较高(P0.01),肝脏丙酮酸的含量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丙酮酸激酶活力升高(P0.01)。经平胃散治疗后相较于空白组和自然恢复组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均有所下降,肝脏丙酮酸含量及肝脏丙酮酸激酶活力均有上升(P0.01或P0.05)。结论:平胃散可能影响糖酵解途径中血清葡萄糖含量、肝脏中PEP含量及PK活性,且通过不同方法提取的平胃散进行试验检测,各组的葡萄糖、PEP含量及PK活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九味羌活汤首载于元代王好古的《此事难知》中,一般认为该方为解表而设,现代方剂学教材中认为其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为主要功用[1]。陈潮祖老先生在《中医治法与方剂》中则提到该方主治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2]。本文从王氏原书出发,辨析"解利"之含义,查考张仲景之《伤寒论》,寻找九味羌活汤解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社会角度和卫生系统角度探讨中国50岁以上人群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的经济学效益。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及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日期为自建库之始至2020年12月,搜集中国50岁以上人群DR的患病率、转归率、筛查依从性、治疗依从性、筛查敏感性、筛查特异性、DR不同分期的效用值及死亡率等指标。按照国际分级系统将DR分为不威胁视力DR、威胁视力DR,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及DR致盲等4个阶段。筛查项目、转诊检查及治疗费用来源于邯郸眼病研究和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住院系统。使用TreeAge Pro软件构建DR筛查的马尔可夫模型,以社区筛查、远程筛查及人工智能(AI)辅助筛查为研究策略,以无筛查为对照策略,以我国农村和城市50岁以上人群为队列人群,比较不同策略的成本效益,并比较1~5年筛查间隔的成本效益。2020年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均生产总值(GDP)分别为49000元和84000元。经济学效益以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表示。成本效益阈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ICER或ICUR<3倍人均GDP为具有成本效益,<1倍人均GDP为具有高成本效益,>3倍人均GDP则不具备经济性。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价模型的稳健性。结果农村和城市人群的成本效益阈值分别为147000元和252000元。从社会角度看,对农村50岁以上人群进行社区、远程及AI辅助筛查的ICUR分别为4214元、2772元及3206元;每避免1个致盲年导致的ICER分别为216524元、152726元及164745元;对城市人群筛查的ICUR分别为7133元、5061元及5894元;每避免1个致盲年导致的ICER分别为57792元、37632元及55839元。与无筛查人群相比,农村和城市的ICUR以及城市人群的ICER均<1倍人均GDP;3种筛查方式对农村50岁以上人群的ICER均略高于成本效益阈值。从卫生系统角度看,3种筛查方式对农村和城市老年人群的ICUR和ICER均低于成本效益阈值。社区或AI辅助筛查对城市老年人群间隔2年以上具有成本效益,远程筛查间隔1年以上已具有成本效益;而对农村人群各筛查间隔均不具有成本效益。经概率敏感性分析,当成本效益阈值为3倍人均GDP时,农村老年人群社区、远程及AI辅助筛查成本效益概率分别为87.34%、87.56%及87.54%;城市老年人群筛查的成本效益概率分别为89.19%、89.48%及89.61%。当成本效益阈值为1倍人均GDP时,3种筛查方式对农村老年人群筛查有成本效益的概率分别为86.03%、86.84%及86.55%;城市老年人群的成本效益概率分别为87.83%、88.55%及88.62%。说明构建马尔可夫模型的设计和结果稳健,对参数的浮动不敏感。结论对我国5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DR筛查具有成本效益,因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疾病负担不同,应制定适宜当地的DR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低动力症状是指抑郁症患者表现出劳累感增加、活动减少、稍事活动即感明显倦怠等症状.肝与抑郁症的关系已得到历代中医的认可,但单纯疏肝解郁并不能完全改善抑郁症低动力患者的不适症状.脾作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藏意,为后天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调理脾胃在抑郁症低动力症状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肝郁是抑...  相似文献   
9.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广泛性的发育障碍类疾病的一个亚型,众多医家对其均有论述,却无系统的关于孤独症的古代文献论述。本文通过运用"中华医典"软件及人工查阅古代文献资料将其筛选整理,分别从孤独症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前期较成熟的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为研究平台,研究湿阻中焦证对肺脾肾三脏AQP1含量的影响和不同剂量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肺肝肾水通道蛋白AQP1含量的影响,从AQP1含量变化的角度揭示肺肝肾三脏与水液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SPF大鼠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平胃散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综合造模法建立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肺肝肾AQP1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AQP1平均光密度值。结果:肾脏中AQP1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低于其他两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AQP1含量有下降趋势,平均光密度值呈上升趋势。服用平胃散后AQP1含量明显上升,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下降。结论:水液代谢与人体肺肝肾三脏有关,与肾脏关系尤为密切。湿阻中焦证可能影响机体水液的代谢,平胃散能明显改善湿阻中焦证导致机体的水液代谢失常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