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余绍源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卫东  何琰  陈延 《河南中医》2006,26(6):17-17
余绍源教授,男,1940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系广东省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余老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尤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疑难病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兹将余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提供新的药物。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及黄芩苷治疗组。动物模型采用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法分别测定脑组织缺血再灌注3,6h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的含量及黄芩苷对其的影响。结果:脑缺血2h再灌注后3,6h时,脑组织SOD分别为(24.5±0.28),(16.27±0.20)NU/mg,丙二醛分别为(0.66±0.32),(1.62±0.52)μmol/g,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组织SOD明显降低(P<0.01),丙二醛则明显增高(P<0.01);黄芩苷治疗后脑组织SOD分别为(30.19±0.36),(25.74±0.28)NU/mg,丙二醛分别为(0.42±0.26),(0.78±0.37)μmol/g,与模型组相比,脑组织SOD有所增高(P<0.01),而丙二醛则有所降低(P<0.01)。并且,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模型组增高(P<0.05)。结论:黄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自由基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提供新的药物。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及黄芩苷治疗组。动物模型采用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法分别测定脑组织缺血再灌注3,6h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的含量及黄芩苷对其的影响。结果:脑缺血2h再灌注后3,6h时,脑组织SOD分别为(24.5&;#177;0.28),(16.27&;#177;0.20)NU/mg,丙二醛分别为(0.66&;#177;0.32).(1.62&;#177;0.52)μmol/g,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组织SOD明显降低(P&;lt;0.01),丙二醛则明显增高(P&;lt;0.01);黄芩苷治疗后脑组织SOD分别为(30.19&;#177;0.36),(25.74&;#177;0.28)NU/mg,丙二醛分别为(0.42&;#177;0.26).(0.78&;#177;0.37)μmol/g,与模型组相比,脑组织SOD有所增高(P&;lt;0.01).而丙二醛则有所降低(P&;lt;0.01)。并且,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模型组增高(P&;lt;0.05)。结论:黄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自由基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肾病早、中期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控制血压、血糖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治疗。治疗3月后观察2组患者肾功能、血脂、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脂、尿蛋白,稳定血糖及肾功能,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作用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保护肾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 患男,29岁,因牙痛2d于1999年3月5日自服甲硝唑2片(0.2/片),服后20min即感全身发热、心慌、皮肤瘙痒,急来我院就诊。既往有过敏史且为过敏体质。家族中其父有对甲硝唑过敏的病史。查体:T37.2℃,P100次/min,BP12/8kPa,R30次/min,神志清,精神差,四肢可见粟粒大小皮疹及圆形或椭圆形红斑,压之褪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 药物过敏反应。立即给予静注50%葡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沉默Livin基因对大肠癌HT-29细胞凋亡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化学合成的Livin siRNA转入HT-29细胞,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效果.选用5-氟尿嘧啶(5-FU)作用于转染和未转染的细胞,MTT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 si-Livin1转染组Livinα mRNA、Livinβ mRNA和Livin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余干扰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5-FU对HT-2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强于si-Livin1转染组(P<0.01),而si-Livin1+5-FU组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独si-Livin1转染组和单独5-FU作用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Livin1转染可使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现象(P<0.01),5-FU对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强于si-Livin1转染组(P<0.01),si-Livin1+5-FU组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独si-Livin1转染组和单独5-FU作用组(P<0.01).结论 siRNA沉默Livin基因能够抑制HT-29细胞的生长,促其凋亡,提高5-FU的化疗敏感性.Livin基因有望成为大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黄芩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延卫东  王瑞君  何琰  杨养贤 《陕西中医》2002,23(12):1127-1129
目的 :介绍黄芩苷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 ,综述黄芩苷的药理作用。结果 :黄芩苷具有对 Ca2 +的作用、清除自由基、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银屑病、抗 HIV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结论 :黄芩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8.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学胃痞、胃痛范畴,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1].细胞凋亡是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细胞脱落离体或裂解为若干凋亡小体,被其他细胞裂解.近年来随着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细胞凋亡是胃肠道上皮细胞丢失的主要途径,胃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异常导致胃肠疾病的发生[2].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肾病早中期患者尿液足细胞标记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型的糖尿病肾病早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控制血压血糖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尿液足细胞标记蛋白的变化。结果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尿液足细胞标记蛋白等方面,治疗组作用比对照组更为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能有效改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检查5362例,单人操作或双人操作法,不采用X线透视下引导。结果到达回盲部及回肠末端的成功率98.3%,发现16种结肠病变,其中以慢性结肠炎(51%)、直结肠息肉(12%)、直结肠癌(7.11%)最为常见。大肠镜与X线钡灌肠在大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为68.3%。大肠镜检查是大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