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封成芳  陈宏琼  廖沛光 《内科》2014,(2):166-168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HM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37例,采用PS联合NCPAP治疗;对照组患儿35例,采用PS联合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肺炎发生率(21.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儿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及气漏发生率分别为20.0%和14.3%,显著高于观察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联合NCPAP可有效治疗新生儿HMD,减少常频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中重型急性水样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0年9月我院接收符合的中重型急性水样腹泻3~24个月的婴幼儿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消旋卡多曲颗粒,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包括补液盐摄入量、静脉补液量、脱水纠正时间以及腹泻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中重型急性水样腹泻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可以在短期治疗期间明显减少患儿大便次数,同时降低补液盐以及静脉补液量,快速纠正患儿的脱水症状,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酸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科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310例 HIE 合并心肌损害的新生儿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163例)和对照组(147例),2组均采用常规基础+单唾液酸四己酸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比较2组患儿治疗10 d 后的临床指标及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的循环不良消失、意识恢复、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反射恢复、肌张力恢复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儿( 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的 NBNA 评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NBNA 评分逐渐升高,研究组升高较对照组更加显著( P ﹤0.05)。治疗前2组患儿的 AST、LDH、CK、CK-MB 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 AST、LDH、CK、CK-MB 测定值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研究组降低更加显著( P ﹤0.05)。治疗10 d 后,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酸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 HIE 合并心肌损害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8-11~2015-01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00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时间分组,其中2008-11~2011-04收治的50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对照组,2011-05~2015-01收治的150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治疗组,治疗组采用改良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换血前后行血胆红素、血常规、电解质、C-反应蛋白C(CRP)、血培养检查,比较两组总胆红素平均下降值、换出率、感染率。结果两组患儿血总胆红素值换血后较换血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换血后总胆红素平均下降值、总胆红素平均换出率大于或高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换血后白细胞、血小板降低,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换血后血清电解质Na~+、Cl~-、Ca~(2+)、Mg~(2+)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而血清钾、CRP较换血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效果明显,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OV)与常频机械通气( CMV)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症MAS患儿随机分为CMV组与HFOV组各30例,动态监测两组患儿48 h 内的pH 值、氧气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等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及临床转归。结果两组患儿上机前(0 h)的pH 值、PaO2、PaCO2、FiO2、OI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上机后在2、12、24、48 h 时间点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两组患儿在平均上机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197,P =0.002);两组患儿上机后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043,P =0.044);两组患儿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 =0.038)。结论 HFOV 治疗重症MAS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的经验.方法 15例病人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其中心上型11例(8例伴房间隔缺损,3例伴卵圆孔未闭),心内型3例(2例伴卵圆孔未闭,1例伴房间隔缺损),混合型1例(伴房间隔缺损).入院时均有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及肝脏增大等心力衰竭表现,合并心源性休克2例,伴呼吸衰竭1例.予地高辛、巯甲丙脯酸、双氢克尿噻及速尿控制心力衰竭,同时予对症治疗.其中4例于外院经心导管造影检查后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15例患儿中1例并呼吸衰竭,为心上型伴房间隔缺损,予治疗后病情好转门诊随诊.两例并心源性休克,1例为心上型伴卵圆孔未闭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自动出院;另1例为心上型伴房间隔缺损治疗后好转出院未再复诊.余12例中3例治疗后心力衰竭控制不理想(1例为心上型伴房间隔缺损,1例为心上型伴卵圆孔未闭,1例为心内型伴卵圆孔未闭).9例经上述控制心力衰竭治疗后病情较前好转(呼吸平稳、心率减慢及肝脏回缩).其中4例于外院经心导管造影检查后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随诊无异常(2例为心上型伴房间隔缺损,1例为混合型伴房间隔缺损,1例为心内型伴房间隔缺损).结论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是少数需要急诊手术的儿科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虽然这种病变会引起严重心衰表现,但只要积极控制处理,并通过超声及心导管造影精确诊断解剖特征,大多数患儿都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儿童CNS-HLH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于确诊为CNS-HLH的1例患儿用VM-26及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替代标准HLH-2004方案,并行鞘内注射,病情好转后将VM-26改回VP-16,维持直至停药。结果:患儿治疗后全身炎症明显缓解,CNS缓解,已停药1年,随访检查无异常。结论:CNS病变一般发生在重症和晚期HLH,发展迅速且病死率高,单纯应用免疫抑制治疗效果较差。故采用更强的免疫抑制剂加鞘内注射,控制病变及恶化,缓解发作,为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