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上皮样囊肿为少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因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常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本文报告1例以偏侧帕金森综合征为首发表现,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上皮样囊肿。 患者,男,16岁。因右上肢震颤,进行性加重4年于1988年7月16日入院。自1984年起无明显原因出现右手静止性震颤,激动时加重,入睡后消失。1987年  相似文献   
2.
肾衰时神经肌肉系统并发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透析治疗和肾移植技术不断提高,肾衰病人的存活率增加,随患者寿命之延长其神经肌肉系统受损的机会也随之增加,末期肾衰几达100%。本文就肾衰时该并发症的诊治原则,结合现代观点略加介绍。  相似文献   
3.
大脑的血液供应来自两侧颈内动脉和两侧椎动脉。颈内动脉起于右侧者发自无名动脉,左侧者发自主动脉弓的颈总动脉分支处。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大小均较恒定,在颈段无血管分支。颈外动脉亦发自颈总动脉,正常不供血液至脑,但在颈内动脉或椎动脉闭塞时,则是重要的侧支循环来源。颈内动脉在颞骨岩部分出颈鼓支,在海绵窦段分出脑膜垂体支,而眼动脉则在海绵窦的远端分出。颈内动脉离床突后端约8毫米处分出后交通动脉,此动脉向后与大脑后动脉吻合。大脑后动脉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的一侧者占22%,双侧者占7%。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可以各种疾病(包括神经系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SLE神经系表现:癫癎发作、器质性脑综合征(精神病),无菌性脑膜炎,各种局灶性神经系综合征;舞蹈症是其中之一。作者报告2例均男性,一为侄(8岁),一为叔  相似文献   
5.
脑瘤所引起的颅内出血可掩盖其原病因,混淆诊断,影响治疗和预后。作者报告8例的经验。80例病因已证实的自发性脑内血肿中,8例(10%)系由原发或转移性新生物所引起。如将6例转移瘤除外,则发病率为2.5%。血肿体积均较大,直径超过4厘米。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为两种类型。第一类(3例)为典型的自发性脑内出血:有高血压病史,突然头痛,昏迷或木僵,轻瘫或偏瘫以及血性脑脊液。第二类(5例)为具有颅压增高的症状与体征并有限局性神经体征。4例作了脑血管造影,其中3例显示为不明原因的占位性病变。两例作了同位素脑扫描,均提示为肿瘤。通过血块、可疑的肿瘤组织或腔壁活检作出诊断。两例术后死亡;其余6例于  相似文献   
6.
1957年Becker首次提出性连锁遗传肌营养不良症有两种不同类型。一是从幼年起病发展迅速的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或称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简称DMD),另一种临床表现相似,但起病较晚、进展缓慢、预后较好的一种新的性连锁遗传肌营养不良症。前者预后极坏,故称之为恶性(或重症)肌营养不良症,后者称之为良性(轻症)肌营养不良症。近来有关良性(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的报告不少,已肯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至于良性肌营养不良症除Becker型  相似文献   
7.
1937年Guillain提出颅神经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后,国内亦见报告,现将我院收治的11例。(占同时期住院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GBS)病人的16%)报告如下。 资料分析 本组11例,男性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0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高渗状态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脑卒中合并高渗状态患者32例做为高渗状态组,抽取同期非高渗状态的脑卒中患者63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卒中患者高渗状态的危险因素. 结果 高渗状态组平均血浆渗透压[(338.8±12.5)mOsm/L]明显高于对照组[(285.7±11.7)mOsm/L],高渗状态组平均GCS分值[(6.9±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7±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糖尿病(OR=0.043,95%CI=0.007~0.277,P=0.00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OR=0.550,95%CI=0.388~0.780,P=0.001)、甘露醇用量(OR=0.973,95%CI=0.955~0.991,P=0.004)是脑卒中患者高渗状态的危险因素. 结论 糖尿病、SIRS、甘露醇用量可以联合或单独作用引起高渗状态,治疗过程中重视这三项指标的监测将有助于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10.
Huntington病(简称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中枢神经变性疾病,最近探明其基因位点在4号染色体上。现将我们遇到的17例HD的临床资料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