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家长抗生素认知水平对小学生自主使用抗生素的影响。方法对深圳市光明新区某小学539名学生家长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抗生素认知情况的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09份,调查结果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家长对抗生素的认知较差,在抗生素认知程度的5个题目中,正确率均未超过半数,不知率也较高。对抗生素有正确认知的家长中在过去12个月内自主用药率低于无自主用药率。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长对抗生素认知的回答正确率越高。家里储备抗生素(β=0.425,OR=1.529)是家长自主使用抗生素的危险因素,家长年龄(β=-0.215,OR=0.807)、家里有医疗成员(β=0.556,OR=1.744)是家长自主使用抗生素的保护因素。结论家长在儿童使用抗生素的认知和行为方面均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开展有效的合理用药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公明街道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的职业危害,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防制。方法采用调查表法调查工厂的基本情况,然后进行工作场所检测与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对作业岗位进行有毒作业分级。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使用苯系物的用人单位有235家,接触人数高达4 040人,纯苯接触人数较少,主要接触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的混苯化合物,占96.7%。行业分布主要有家具、工艺、五金、印刷、电子与制鞋等。20.8%的工厂工作场所检测结果超标,7.4%的作业岗位超标。有毒作业分级:极度危害作业比例较低,占2.1%,主要为轻度危害,占44.2%,安全作业不到一半(44.4%)。头痛、牙龈出血、失眠多梦、皮下出血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以上数据说明,苯系物在本辖区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应该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公明街道有机溶剂的职业危害情况。方法采取调查表、现场监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普查。结果接触有机溶剂工厂96家,接触有机溶剂人数38305人,占27.9%,是我街道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集618个空气样本,以电子行业合格率最高98.7%,印刷行业合格率最低仅为94.7%。70.8%无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78.1%无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0.2%无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60.4%无急性职业卫生中毒事故应急预案,62.5%无工作场所警示标示,50.0%无卫生防护设施,64.6%无个人防护用品,接触有机溶剂组贫血和白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6.5%和4.5%,均显著高于非接触组。结论公明街道有机溶剂职业危害情况比较严重,必须加强卫生监督,提供更好的职业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4.
詹劲基  丘天祥  苏展  王铁强  静进  廖日炎  林玲 《医学综述》2008,14(12):1907-1909
目的了解工厂企业女性外来务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深圳市光明新区内的1485名工厂企业女性外来务工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分别与361名工厂企业男性外来务工者、133名本地女性工厂企业员工和国内女性常模进行对比。结果工厂企业女性外来务工者的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女性常模(P<0.01);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和总均分高于工厂企业男性外来务工者(P<0.01);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其他因子分和总均分高于本地女性工厂企业员工(P<0.05)。结论工厂企业女性外来务工者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应引起心理卫生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摸清公明区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更好的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本辖区的所有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收集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申报表,依据国家有关规范进行工作场所现场监测与职业健康检查。利用VFP5.0设计,对同一个申报表有两人录入计算机形成双份数据,用EPIDATA3.0双份数据进行核对。分析2000年以来诊断的职业病资料、危害因素构成、行业分布以及监测与健康检查结果。结果本辖区共发生职业病中毒7起,有10人被确诊为职业病,主要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辖区2006年有毒有害因素的工厂有410家,职工总数94069人,其中接触有害因素的16767人。作业岗位数3647家,接触劳动者16767人(男6040人,女10727人)。有害因素主要为有机溶剂(苯系物、正己烷、三氯乙烯等)、粉尘、噪声与铅等,塑料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最多。全年接受健康检查人数5699人,共检出职业禁忌25人,疑似职业病6人。工作场所现场监测结果超标率6.9%,三氯乙烯超标率最高(22.5%),最高超标倍数3.7倍;受检工厂数792家,超标家数64家,超标率8.1%。结论本辖区的职业危害是比较严重的,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力度,加强个体防护与健康教育,做好就业前健康检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苯作业工人外周血象的现状,为苯的职业危害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厂184名接触苯的工人为观察组,其中男80名,女104名。另选不接触苯的154名办公室人员为对照组,其中男73名,女81名,分别对这些人员的外周血用XT-2000i血液自动分析仪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WBC、RBC、PLT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b、ANC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象变化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苯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慢性的过程。本调查为我国现行的苯职业性接触限值的修订提供了参考数据,以更好地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工人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分析不同接尘工龄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研究接尘工龄与健康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某五金厂1 112名接触粉尘作业的在岗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异常检出率为35.3%,检出尘肺1例,占0.09%.结论 随着工龄的增加,肺功能、胸片异常检出率升高.粉尘对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有较大影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生产环境治理,加强粉尘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并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保障粉尘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拉链厂噪声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拉链厂生产性噪声对劳动者的职业危害情况,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方法选择直接接触噪声的拉头压铸、链带生产两个工种425人作为观察组,同单位不接触噪声作业的后勤管理人员65名为对照组,询问职业史、既往史、非精神病性神经系统症状,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包括听力、血压、心电图及血常规等项目。工作场所每个测定点连续测定噪声3d,进行工时记录,结果按照接触时间计算等效连续A声级。结果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8h等效连续A声级(Leq)87~90dB(A),均超过了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说明噪声超标比较严重。观察组神衰综合征、心电图异常及高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噪声对心血管的影响最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本次调查未发现血压降低者,心电图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其次为窦性心动过速。观察组的听力损失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听力损失主要集中在Ⅰ、Ⅱ级。结论该拉链厂的噪声危害比较严重,对劳动者中枢神经、心血管与听力造成一定的损伤,应加强噪声的综合性预防。  相似文献   
9.
廖日炎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4):1118-1120
目的探讨箱包厂苯对接触工人职业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浓度,对苯接触组与对照组工人进行体检,检查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t)、微核(MN)、肝功能和HBsAg。结果苯接触组工人具有一定的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外周血WBC、Hb、Pt下降人数分别占9、3%、11.3%和5.3%,苯接触组微核率2.7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苯接触组肝功能异常和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从事苯作业的工人出现比较明显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并有外周血液系统的改变,需要高度重视苯对接触者的职业危害,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 2月 17日~ 3月 15日深圳市宝安区公明镇某工厂外来青工中发生一起麻疹暴发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该厂有职工 410 3人 ,其中外来务工者 40 83人。工人居住集中 ,2 1m2的宿舍住 8~ 12人不等。首发病人 ,女 ,17周岁 ,湖南省汨罗市河市镇狄湖村人 ,2 0 0 0年 2月 12日来我镇 ,13日入某工厂 ,17日发病。至 3月 15日共发病 8例 ,罹患率 1.9%。其中 2月 2 8日至 3月 6日发病 6例 ,占病例总数的 75 %。 8例患者均为外来务工的女性 ,年龄 17~ 2 7周岁 ,既往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首发病例为首次来深务工者 ,4例为首发病例同县、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