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廖再君  冷艳  马娟 《中国病案》2011,12(10):17-19
目的对病案缺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保证病案的完整性。方法对2010年1578份缺项病案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病案书写打印不及时、科室缺乏有效管理、对病案质量重要性认识不足、医护人员工作量大等因素是造成病案缺项的主要原因。结论医院信息系统的整合,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生对病案质量重要性认识,加快电子病历试点工作的完成,才能减少甚至消除病案质量的缺项问题,全面提高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2.
廖再君 《中国病案》2010,11(4):57-58
医院图书馆建设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与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医务人员提供最佳信息服务,提高医务人员的科研水平,使图书馆的使用价值最大化。根据对所在医院及其集团下属医院的调查,发现医务人员对医院图书馆的资源使用率普遍偏低。本文从绩效的角度出发,根据医院图书馆的现状分析了图书馆使用率较低的原因,采取各项干预措施加强图书馆的建设以满足医务人员的更多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纸质病案数字化过程中采取一定的质控对策保证每本病案不被漏扫、扫描后的每本病案页数完整、图片清晰、病案首页索引信息正确以及扫描后病案归档无误。方法通过规范加工流程、设置专人质控等人为干预和系统程序干预两方面同时进行。结果成功地将我院纸质病案从质量和数量上准确无误的实现了数字化。结论病案扫描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有效地保证了病案扫描加工的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漏扫、数据加工错误、病案弄丢和归包错误等较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编码错误原因,探讨提高ICD编码准确性的对策。方法根据ICD编码原则,对7500份出院病案进行编码核查。结果在7500份病案中,存在编码错误的有630份,错误率8.4%。结论编码人员和临床医师必须共同努力,以确保ICD编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廖再君  田伟  马娟 《中国病案》2009,10(11):11-12
目的探讨医院病案书写规范化管理的对策;方法分析病案中的缺陷及原因;结果病案质量在完整性和规范性等方面存在缺陷,这与工作量大、危重患者较多等原因有关。同时,也与医务人员对病案质最重视不够和监管力度不够有关;结论加强质量教育和管理力度以提高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6.
输血后丙型肝炎病人中,半数以上会发生慢性肝病,然而对于团体获得性丙型肝炎的自然历史还知之甚微。方法从1985年4月至1986年3月,作者对美国四个县验明患急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成年人进行随访,用三种标志,从病人的血清标本中测定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①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用第二代血清学测定法;②HCV 核糖核酸(HCV RNA),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法;③HCV 抗原抗体(抗-HC-VAg).用荧光抗体阻断测定法检查。这三种标志中任何一种呈阳性均表示病人有 HCV 感染结果 130例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参加这项研究。随访发现106例(82%)有 HCV 感染,其中93例呈抗-HCV 阳性,而13例只呈 HCV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