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二氢睾酮(DHT)对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实验于在山大一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制备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8只(一个对照组,四个不同用药时长组),术后每周行坐骨神经功能检查(SFI),术后8周时检测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潜伏期及形态学观察神经再生情况。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在各时间点,用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潜伏期(LTP),用药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用药组好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检查:有髓神经纤维数在术后8周时用药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及髓鞘厚度,用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超微结构观察:用药组再生神经的有髓纤维数,髓鞘厚度,髓鞘的成熟度明显好于对照组。而所有测量结果中,各不同用药时长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二氢睾酮对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作用。二氢睾酮对神经的恢复作用主要在损伤早期。  相似文献   
2.
骨关节炎病理过程与关节软骨特性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定义和术语,曾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的问题,甚至分子生物学对医学产生影响之前,有学者曾发现这种疾患有54个不同的名称。现行骨关节炎的定义,是采用美国骨科学院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主办的国际会议正式通过的定义,该定义注意到“形态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的软骨细胞与基质改变所导致的关节软骨软化、纤维化溃疡形成和关节软骨丧失,以及软骨下骨的硬化、象牙化,骨赘形成与软骨下骨囊肿”。现代认识水平定义了骨关节炎各种损害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3.
矿难是在采矿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通常造成伤亡的危险性极大,世界上每年至少有几千人死于矿难.常见的矿难有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瓦斯泄露、透水事故、矿井失火、顶板塌方等[1].2010年3月28日14时40分,位于山两省乡宁县和河津市境内的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153人被困井下.  相似文献   
4.
"浸渍足"又名"战壕足"或"水浸足"等,是一种非冻结性冷伤,在冰点以上的低温条件下发生,系下肢长时间(一般>12 h)浸泡在寒冷(一般<10℃)、潮湿的水中所致[1].肢体长期相对静止地暴露于潮湿低温的环境中,由于低温的直接作用以及较长时间的血管收缩,继发性肢体缺氧,导致局部肢体毛细血管、静脉、肌肉、皮肤、皮下脂肪组织及神经功能障碍和损伤,由于浸泡的时间、温度和范围的不同,严重程度有所差异,但无病理变化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移植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周龄40只清洁级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移植组、阳性对照组, 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构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模型构建2个月后, 移植组大鼠尾静脉注射80 μl/kg含有BMSC的PBS溶液, 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的PBS溶液, 阳性对照组大鼠每天灌胃给与仙灵骨葆0.5 g/100 g。治疗14 d后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和股骨。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股骨组织病理学变化;Micro-CT法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与骨参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骨钙素、骨保护素、碱性磷酸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水平;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清钙、磷、镁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股骨中核因子κ b配体受体激活剂(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 l...  相似文献   
6.
<正>金天格胶囊临床证实有促进骨骼愈合,改善骨组织血运的治疗作用。因此我们对比金天格胶囊及钙剂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希望能够找到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1,25(OH)_2D_3]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骨化三醇组,每组24只,切断右侧坐骨神经,近端结扎,远端埋入股二头肌.术后骨化三醇组给予骨化三醇2μg·kg~(-1)·d~(-1)灌胃,安慰剂组给予脂肪乳剂2 ml·kg~(-1)·d~(-1)灌胃,灌胃7 d.术后1、2、4周分别处死动物,取腰膨大(L4~L6节段)脊髓,分别行尼氏染色,胆碱酯酶(CHE)染色和酸性磷酸酶(ACP)染色,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 结果术后1、2、4周,骨化三醇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分别为(90.8±3.5)%、(84.1±2.3)%、(76.2±2.7)%,高于安慰剂组((84.3±6.5)%、(76.3±2.7)%、(73.4±1.9)%](t=-5.442、-6.443、-2.286,P<0.01或P<0.05);骨化三醇组脊髓CHE染色阳性面积百分率分别为(69.1±1.4)%、(74.5±3.4)%、(78.9±6.6)%,高于安慰剂组[(59.5±1.0)%、(65.8±4.0)%、(66.8±5.3)%](t=-15.787、-10.781、-11.954,P<0.01);骨化三醇组脊髓ACP染色阳性面积百分率分别为(182.8±5.5)%、(115.0±12.5)%、(108.7±8.4)%,低于安慰剂组[(206.5±14.7)%、(138.2±9.9)%、(115.1±9.0)%],第1、2周t=4.275、4.113,P<0.01;第4周t=1.458,P=0.167. 结论骨化三醇对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抑制兔膝关节创伤后骨关节炎形成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玻璃酸钠关节腔由注射制备兔膝关节损伤后骨关节炎模型: 20只兔共 40膝,随机分为四组:① A组: bFGF+玻璃酸钠,② B组: bFGF,③ C组:玻璃酸钠,④ D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 4、 5、 6、 7、 8周行双膝关节腔注射.术后 12周取材观察其大体、光镜情况,对量化指标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大体观察显示 A、 B组均能以较好的修复组织覆盖缺损,而 C、 D组则较差 ,其中 C、 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05),除此之外任何两组间 P值均小于 0.01,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光镜观察显示:任何两组间 P值均小于 0.01,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外源性 bFGF对兔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有促细胞增殖分化作用,且外源性 bFGF与玻璃酸钠结合对兔膝关节损伤后骨关节炎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皮下注射二氢睾酮(DHT)对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于在山大一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制备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8只(一个对照组,四个不同用药时长组),术后每周行坐骨神经功能检查(SFI),术后8周时检测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住的波幅、潜伏期及形态学观察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在各时间点,用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潜伏期(LTP),用药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用药组好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检查:有髓神经纤维数在术后8周时用药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及髓鞘厚度,用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超微结构观察:用药组再生神经的有髓纤维数,髓鞘厚度,髓鞘的成熟度明显好于对照组.而所有测量结果中,各不同用药时长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二氢睾酮对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作用.二氢睾酮对神经的恢复作用主要在损伤早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