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国珍  庞君容 《四川医学》1999,20(4):432-433
我们于1993~1996年,从临床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272株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CFLX)、氧氟沙星(OFLX)和诺氟沙星(NFLX)的耐药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272株大肠埃希菌均分离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早晨中段...  相似文献   
2.
庞君容  谯娟  王小蓉  何颖秋 《四川医学》2003,24(12):1306-1307
目的 了解感染性疾病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发生率及耐药情况。方法 应用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ESBLs;Kirby-Bauer(K-B)法测定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42株大肠埃希菌和64株肺炎克雷伯菌产酶率分别为33.1%和39.1%。产ESBLs株对1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s株;产ESBLs菌株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最高、除头孢他啶外,其耐药率均在70%以上,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结论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尽快开展ESBLs的检测,有效控制ESBLs菌株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马红球菌于1923年首次发现时命名为马棒状杆菌,后发现与棒状杆菌有较大差异,因此将其归红球菌属(Rhodococcus),隶奴卡形放线茵类。主要分布于土壤和食草动物粪便中。由本菌引起的人类感染较罕见。我们在1996年4月从一胸膜炎患者胸水中两次均分离出马红球菌。病历患者男,56岁。因咳嗽、胸痛、发热入院。X线提示为胸膜炎伴左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1.2×109/L;N0.78、L0.22;胸水李凡它试验阳性、WBC1.6×109/L、N0.80、L0.20,抗酸染色未找到抗酸杆菌。两次胸水培养均分离出马红球菌,经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1…  相似文献   
4.
临床样品中124株普通变形杆菌的重新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样品中124株普通变形杆菌的重新鉴定庞君容(西充县医院细菌室,四川西充637200)关键词普通变形杆菌分类鉴定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分为三个生物群,其中Ⅰ型生物群已定名为潘尼变形杆菌(P.penneri),Ⅱ、Ⅲ型生物群未定名。我们...  相似文献   
5.
光滑球拟酵母菌和A-D大肠埃希菌致全身混合感染一例庞君容(西充县医院检验科,四川西充637200)关键词光滑球拟酵母菌,大肠埃希菌光滑球拟酵母菌[Candida(Torulopsis)glabrata]属内源性机会致病菌,1995年6月我们从一患者血...  相似文献   
6.
庞君容 《西部医学》2007,19(1):85-86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切12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索。方法 对64例外科住院及门诊病人术后切12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手术后切12感染标本。共分离出83株感染病原菌,其中居前6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及肺炎克霄伯菌,占所有感染菌的83.13%,且感染菌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 细菌的耐药日趋严峻。给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困难,加强感染性疾病耐药监测,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防止医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常见菌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对1994年至96年住院和门诊病人下呼吸道及泌尿道患者作了病原学及抗生素敏感试验分析.下呼吸道感染共968例,病原首中革兰氏阳性菌占22.7%,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占77.3%,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茵、硝酸盐阴性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泌尿道感染共358例,革兰氏阳性菌占29.3%,以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占70.7%,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占绝对优势,产酸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次之。材料和方法一、标本采集痰标本采集前用盐水漱口三次以上;在接种前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8.
336株中耳炎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1995年11月至1999年1月,从门诊中耳炎患者325份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366株, 进行病原学及抗生素敏感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庞君容 《四川医学》2000,21(10):932-932
我们选择自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对诺氟沙星耐药的4种常见菌 ,即铜绿假单孢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各 35株 ,同时测定几种喹诺酮类药物、头孢类和阿米卡星、哌拉西林、舒普深及亚胺硫霉素的交叉耐药试验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均为我院临床标本分离并对诺氟沙星耐药的铜绿假单孢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2 培养基 :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防所生产水解酪蛋白琼脂 (M- H)。1.3 抗生素纸片 :14种抗生素纸片均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部 ;所有药敏纸片均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革兰氏阴性细菌(GIb)的耐药情况,以探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提取本院1^+年的细菌标本检验结果,对G^-b的构成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1048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328株病菌,其中G^-b 192株,占58.5%。构成前4位的是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普通变形杆菌。该类细菌对17种抗菌素的平均耐药率48.3%。结论 G^-b感染在临床占首位。大多为条件致病菌,耐药率较高,应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