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青少年儿童龋病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重庆市青少年儿童人群口腔健康状况 ,为制定龋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 ,参考“全国第二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在重庆市八个区县 ,分层整群抽样共选取 4 8个调查点 ,共调查 11,5 92人。主城区 2 ,95 1人 ,远郊县 8,6 4 1人 ;城∶乡人数比为 1∶2 .93;男性 6 ,172人 ,女性 5 ,4 2 0人 ,男性∶女性为 1.14∶1;分 5、12、15和 18岁年龄四个年龄组进行调查。结果 :重庆市青少年儿童龋病患病率为 31.6 4 % ,城市高于农村 (P <0 .0 1) ,女性患龋率高于男性 (P <0 .0 1) ,5、12、15和 18岁年龄组龋病患病率分别为 5 6 .88%、2 2 .5 1%、2 2 .2 5 %和 2 0 .11% ;DMFT(dmft)分别为 2 .2 7、0 .4 6、0 .5 0和 0 .5 1;患龋牙充填率低 ,仅为 6 .74 %。结论 :重庆市青少年儿童龋病患病率相对较低 ,但龋病仍广泛存在 ,龋患牙充填率低。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书  童新华 《重庆医学》2001,30(4):370-370
为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观察近几年来我市肠道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效果,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99年9月对重庆市城镇和农村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城镇小学2所259人,中学4所531人;农村小学3所389人,中学3所412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市青少年口腔卫生现状,为制定学校口腔卫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WT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参考全国第二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重庆市八个区县,分层整群抽样选取48个调查点,共调查8334.人,主城区(城市)2133人,远郊县(农村)6201人;男性4448人,女性3886人;分为12、15和18岁3个年龄组进行调查。【结果】重庆市青少年12、15和18岁组口腔疾患检出率分别为牙龈出血1.75%、1.37%、1.89%;牙结石15.13%、30.56%、50.93%;牙周软垢32.59%、34.11%、36.93%。农村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差,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结论】重庆市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差,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同卫生部门加强在校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 1999— 2 0 0 2年组织完成重庆市青少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抽样调查 ,共选取 4 8个调查点 ,调查人数为8334人 ,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次调查根据重庆城市及农村的特点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 ,选定 4个主城区和 4个远郊县作为调查选点 ,共选取 4 8个调查点 ,调查 8334人。主城区 (城 ) 2 133人 ,远郊县 (乡 ) 6 2 0 1人 ;男性 4 4 4 8人 ,女性 3886人 ;分为 12、15和 18岁 3个年龄组进行调查[1] ,调查对象来源于小学及中学。调查标准、程序及使用器械均按照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 ,及全国第二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 ] 进行。调查人…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重庆城市初中学生青春期卫生知识及性知识的掌握和需求 ,更好地指导学校健康教育尤其是青春期教育工作的开展 ,笔者对重庆市渝中区两所普通中学初中生进行了青春期卫生知识问卷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渝中区两所普通中学 13~ 15岁初中学生 744人 ,获得有效问卷 730份。其中男生 370人 ,女生 36 0人。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拟“重应市中学生青春期卫生知识问卷” ,分男女两卷 ,每卷 16个题目。调查时临时通知学生 ,以班为单位 ,在同一时间内发卷。调查者向被调查者阐明调查的目的、意义 ,解除思想顾虑。要求不讨论 ,以无记名…  相似文献   
6.
庞书 《中国学校卫生》2001,22(4):338-338
为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趋势 ,对 1995年重庆市体质调研结果中的形态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与重庆市 1990年的数据进行比较。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以重庆市 7~ 18岁 2 40 0名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其中城男 6 0 0人 ,城女 6 0 0人 ,乡男 6 0 0 ,乡女 6 0 0人。1.2 指标 :身高、体重、胸围、维尔维克指数。1.3 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调查。用SAS软件统计分析。2 结果与分析2 .1 身高 :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均数男 ( 14 9.2 3cm ) >女( 14 5 .5 4cm ) ,城市 ( 14 9.48c…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中小学生龋病影响因素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重庆市中小学生人群龋病影响因素。方法: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参考全国第二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在重庆市八个区县,分层整群抽样共选取48个调查点,共调查8334人。主城区(城)2133人,远郊县(乡)6201人;男4448人,女3886人;分为12、15和18岁3个年龄组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软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获有效问卷7259份,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父母亲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刷牙时间、刷牙次数、开始刷牙时间、吃零食的次数、牙刷牙膏的选择等12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小学生的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吃零食、刷牙时间、刷牙方法与龋病的发病有关,可能是致中小学生龋病发病的值得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不同浓度氟保护漆抑制人牙釉质脱矿能力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和比较两种浓度氟保护漆在体外抑制人牙釉质脱矿的能力.方法:将预备好的40个无龋的牙釉质块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标本,5个用作实验,5个备用;0.5%氟保护漆组、0.1%氟保护漆组为实验组,0.02%氟化钠为阳性对照组,去离子水为空白对照组,经过人工酸蚀48h后,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酸蚀液中的钙、磷溶出量.结果:实验组抑制钙、磷溶出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有高度的显著性差异(P<0.0001);实验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浓度的氟保护漆都能够有效的抑制离体人牙釉质的脱矿反应;两者之间抑制牙釉质脱矿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庆市不同民族中小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为制定龋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参考全国第二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汉族、土家族、苗族中小学生龋齿状况作对比分析,在重庆市8个区县,分层整群抽样选取48个调查点,共调查9228人。主城区(城)2515人,远郊县(乡)6713人;男4432人,女4796人;分为12、15和18岁3个年龄组进行调查。结果:汉、土家、苗族龋患率差异无显著性,其中患龋率以土家族12岁组男性31.29%为最高,苗族15岁组男性5.26%为最低,女性稍高于男性;三个民族的龋病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无性别差异,其中龋均记分以苗族15岁组男性1.0为最低,苗族18岁组男性2.83为最高;三个民族的龋齿充填率基本上呈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很低。结论:应加强对重庆市各民族中小学生龋病的监测、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浓度氟保护漆在体外的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浓度氟保护漆在人工唾液中的释放情况.方法:将涂有氟保护漆的的聚乙烯平板完全浸入放有20rnl人工唾液的聚乙烯烧瓶中,恒温37℃,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别于第1h、3h、7h、31h、55h、124h、213h测定两种浓度的氟保护漆氟离子的释放量.结果:在大约九天的释放期间里,两种浓度的氟保护漆都能释放一定浓度的氟.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两种浓度的氟保护漆氟释放量逐渐减少.两组之间在人工唾液中的释放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组内不同时间段之间,单位时间释放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浓度的氟保护漆在一定的时间里能够缓慢的释放到周围的液体环境中.两者之间的释放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