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在院前急救中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0.9%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贺斯);试验组25例给予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贺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复苏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上升,同时心率、休克指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比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更高及心率、休克指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常规和生化指标中,除血Cl对比差异明显外,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凝血酶原等对比差异不明显。结论使用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更好,且对患者内环境无明显的影响,尤其适合院前急救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注高氧液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心跳停搏患者的作用,评价其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跳停搏患者46例,分为高氧液组和常规组,每组其他抢救措施相同,高氧液组输入高氧液。观察记录复苏过程中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脑复苏率、血气分析和SpO2恢复平均时间、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高氧液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脑复苏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及SpO2恢复平均时间高氧液组均短于常规组(P<0.05),高氧液组治疗后高、低切粘度与复苏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心跳停搏患者的复苏有一定作用,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络酮治疗眩晕症的疗效及起效、缓解时间。方法将118例眩晕症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9例,小剂量纳络酮组39例,大剂量纳络酮组40例。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药物起效、缓解时间。结果大、小剂量纳络酮组缓解率为72.50%和61.54%,总有效率为95.00%和92.31%,均高于对照组的缓解率41,03%和总有效率69.23%,其中总有效率两组较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起效、缓解时间大剂量纳络酮组(1.72±1.70d、1.79±1.31d)少于对照组(2.27±1.91d、3.59±1.69d)和小剂量纳络酮组(2.00±1.90d、3.31±1.79d),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眩晕症疗效好,而且大剂量纳络酮起效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纳络酮治疗眩晕症的疗效及起效、缓解时间.方法 将118例眩晕症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9例,小剂量纳络酮组39例,大剂量纳络酮组40例.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药物起效、缓解时间.结果 大、小剂量纳络酮组缓解率为72.50%和61.54%,总有效率为95.00%和92.31%,均高于对照组的缓解率41.03%和总有效率69.23%,其中总有效率两组较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起效、缓解时间大剂量纳络酮组(1.72±1.70 d、1.79±1.31 d)少于对照组(2.27±1.91 d、3.59±1.69 d)和小剂量纳络酮组(2.00±1.90 d、3.31±1.79 d),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 纳络酮治疗眩晕症疗效好,而且大剂量纳络酮起效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与分析影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CPR)效率的多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急诊科院前及院内接诊的心搏骤停(CA)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肺复苏是否有效分为复苏有效组(36例)和复苏失败组(57例)。总结分析影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效率的多因素。结果:患者恢复自主循环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基础疾病、CPR开始时间、CPR持续时间、电击除颤开始时间、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其中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交通意外致伤、CPR开始时间5 min、电击除颤开始时间5 min为危险因素;年龄≤60岁、CPR持续时间≤15 min和肾上腺素使用剂量≤5 mg为保护因素。结论:心血管疾病、交通意外致伤、开始CPR5 min和开始电击除颤5 min是影响心肺复苏效率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CPR持续≤15 min和肾上腺素≤5 mg是影响心肺复苏效率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目前治疗嵌甲型甲沟炎的常用术式的手术用时、恢复时间、复发率,探讨一种适合嵌甲型甲沟炎急诊治疗方法。方法:把153例病例分为2组,分别使用单纯拔甲术和改良式部分拔甲术治疗,收集统计各种术式的手术用时、恢复时间、复发率。分析得到手术用短、疗效满意、复发率较低的一种术式。结果:单纯拔甲术平均用时3?0.53 min,恢复8?2.33 d,复发率68.63%;改良式部分拔甲术平均用时5?0.48 min,恢复5?1.23 d,复发率4.90%。结论:改良式部分拔甲术具有术式简单、手术创伤轻、患者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急诊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奥尔芬 (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 年6月至2011 年5 月接诊的458 例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绞痛病例随机分为两组,A 组采用奥尔芬和硫酸镁联用治疗;B 组采用杜冷丁和654-2 联用治疗;用药后 30 min 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肾绞痛缓解的总有效率:A 组为97.4%,B 组为97.35%,无显著差异,A组平均起效时间(15.5±4.5)min短于B组(17.4±4.9)min(P<0.01).结论 奥尔芬联合硫酸镁在急性肾绞痛治疗中有较高疗效,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心肺复苏机在急诊CPR中对PetCO2、有创动脉舒张压的影响,了解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内发生心跳骤停的病例,依据按压方式随机分成徒手组15例、心肺复苏机组18例,其他抢救措施依据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进行,监测复苏即刻(0、10、20 min)PetCO2和有创动脉舒张压测定值,同时依据是否达到自主循环恢复(ROSC),分成ROSC成功组、失败组,分别记录例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肺复苏机组ROSC成功率55.56%大于徒手组26.67%(P0.05);ROSC成功组0 min点两组PetCO2和有创动脉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SC成功组10、20 min点心肺复苏机组PetCO2和有创动脉舒张压均高于徒手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改善了心搏骤停患者的组织灌注,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风险管理在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转运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院前转运急危重症孕产妇512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应用风险管理的院前转运急危重症孕产妇524例作为管理组。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对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安全转运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急救中,规范的院前急救风险管理方法使孕产妇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快速、有效、安全的院前急救处理,提高了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医生对于护士配合的满意度显著上升。结论风险管理对于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安全转运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纳络酮治疗眩晕症的疗效及起效、缓解时间。方法将118例眩晕症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9例,小剂量纳络酮组39例.大剂量纳络酮组40例。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药物起效、缓解时间。结果大、小剂量纳络酮组缓解率(72.50%、61.54%)、总有效率(95.00%、92.31%)均高于对照组(缓解率41.03%、总有效率69.23%),其中总有效率两组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大剂量纳络酮组较小剂量纳络酮组又有显著差异(P〈0.05)。在起效时间、缓解时间方面,大剂量纳络酮组(1.72&#177;1.70天、1.79&#177;1.31天)少于对照组(2.27&#177;1.91天、3.59&#177;1.69天)、小剂量纳络酮组(2.00&#177;1.90天、3.31&#177;1.79天),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眩晕症疗效好,而且大剂量纳络酮疗效更好,起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