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中行脾动脉结扎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和手术疗效,对照组患者共33例仅进行肝癌切除术,试验组患者共38例于肝癌切除术中行脾脏动脉结扎。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个月门静脉压力、血常规检测、脾静脉血流流量等上述指标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1、2、3个月血象(血细胞三系)和脾静脉血流数值:试验组患者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457、2.876、2.987;2.975、3.112、2.986;2.964、3.587、3.457。P<0.05),试验组患者脾静脉血流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991、2.989、2.891,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脾动脉结扎在短期(4个月)内可明显改善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状况。术后4个月,两组患者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及脾静脉血流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中行脾动脉结扎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短期内可有效缓解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4年6月符合研究条件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精准肝切除组(A组,n=31),Pringle法的传统肝切除组(B组,n=30),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方差齐性(P>0.05),具备可比性。A组手术时间(318.3±50.6min)比B组(176.1±55.9min)长(P<0.05),但A组的术中出血量少(354.9±69.8mlvs543.4±114.8ml)、术后肝功能恢复快(ALT:383.7±100.9U/Lvs555.0±91.3U/L,AST:329.6±77.9U/Lvs406.6±105.2U/L,Alb:31.7±2.1g/Lvs30.5±1.7g/L)、并发症少(8例vs16例)、住院时间短(16.6±2.9天vs20.4±2.7天,P<0.05)。A组使用术中超声较术前新发现肝转移灶7例。结论 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中,精准肝切除优于传统肝切除。  相似文献   
3.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ur,PT)是乳腺的一种双相分化肿瘤,由乳腺上皮及纤维结缔组织组成,临床较为少见,1838年由Muller首先报道,称为叶状囊肉瘤,后来学者发现有部分病例发生局部复发,部分发生转移,因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中术中经门静脉移植脐带血间充质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及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自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73例,分为实验组(干细胞有效移植)38例(中途退出9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两组在治疗后第1、3和6月检测血清ALT、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蛋白(Alb)水平变化、肝脏容积。并进行移植前后肝脏穿刺活检比较,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各项生化指标、肝脏容积、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肝脏活检情况与治疗前、后无变化。结论经门静脉移植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在术中输注安全、有效。但肝脏组织结构短期变化不明显,须长期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复习治疗残胃癌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选自1995年1月~2005年12月11年间,在我院经手术治疗的36例残胃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27例为根治性手术,9例为姑息性手术结论残胃癌预后差,对胃部分切除术后五年以上的患者需要进行定期胃镜检查并加强随访,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行全残胃切除联合受累脏器整块切除能提高残胃癌的根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