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0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龋病易发性与遗传性的相关性,以期更进一步了解遗传性对龋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本地区近600个家庭(父母及子女)的口腔检查;按父母牙龋失补指数,从中选取300个子女(均在25~35岁之间),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100人(父母双方牙龋失补指数均≤3,为A组.随机组为B组.父母双方牙龋失补指数均≥7,为C组).对三组龋失补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组子女牙龋坏程度重于A组和B组,C组较A严重度更明显.结论 父母牙龋坏程度较重者,其子女龋坏程度相对较重,龋易发性较高,遗传性是龋病易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有抑菌作用的药物污染金葡菌和大肠杆菌检验方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对于抗酸菌的鉴定,过去几乎全是依据生理学和生化学的方法,不仅时间长、方法繁琐,且灵敏度低,易发生鉴定错误等情况。为了寻求简单、快速的鉴定方法,许多学者进行了努力。1961年大阪大学微生物病研究所米田教授等由结核菌的培养滤液中,发现了抗酸菌普遍存在的一种α抗原,但由于当时抗原的纯化尚不充分,所制备的抗血清纯度不高,又不能进行种特异性的血清学反应,因而未能实际用于抗酸菌的鉴定。笔者继续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提出了用α抗原抗体进行血清学反应作为抗酸菌的鉴定方法。该法的要点有三:一是要将各种抗酸菌的抗原尽可能纯化;二是要制备与α抗原相对应的优质抗血清;三是能确切地检出同一种抗酸菌的所有菌株的α抗原。首先对结核菌α抗原的纯化,简述如下:将结核菌 H_(37)Rv 株在苏通(Sauton)培养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