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6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孕妇弓形虫感染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免三联诊断法对 35 6例母婴配对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产妇弓形虫感染率平均为 19 1% ,各单项检测分别为循环抗原 (CAg) 15 2 %、IgM2 5 %、IgG3 4% ;新生儿弓形虫感染率平均为 17 7% ,其脐血各单项检测分别为CAg16 9%、IgM0 3%、IgG2 2 %。CAg垂直传播率为 35 2 % ( 19/5 4)。 4例畸胎儿中 1例脐血弓形虫CAg阳性。结论 :孕妇感染弓形虫可通过胎盘垂直感染胎儿 ,应引起围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加强对弓形虫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孕妇弓形虫感染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三联诊断法对 35 6例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血清弓形虫抗原及抗体检测。结果 孕妇弓形虫感染率平均为 15 .17% ,不同年龄组孕妇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但高龄产妇组略高 ;不同职业孕妇感染率无显著差别 ,但农民组感染率明显较高。 4例畸形儿中弓形虫感染阳性 2例。有早产史的孕妇弓形虫阳性率为 2 0 % ,明显高于平均感染率。此外还发现第 2胎怀孕出生的新生儿其循环抗原阳性率为 42 .86 % ,显著高于第 1胎出生者 (19.15 % )。结论 孕妇弓形虫感染可引起早产、畸胎 ,对新生儿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嗜人按蚊是否存在"同期突增"和"同期突发"现象,以期探讨嗜人按蚊存在迁飞特性的可能性. 方法在浅山区约2 km2范围内,选择位于不同山沟内相互隔离的3个自然村,采用室内全夜灯光诱捕法,观察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是否存在"突增突发"现象. 结果嗜人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均存在"突增突发"现象;中华按蚊未出现这种现象. 结论嗜人按蚊存在迁飞特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雷氏按蚊嗜人亚种是南方各省的主要传疟媒介。我省自1979年在商城首次发现,后又在固始、淮滨市等地发现此蚊种。为了解该蚊种分布与恶性疟流行的关系,于1984年7~9月进行调查。 一、调查区概况 调查范围为桐柏山,大别山及其北麓丘陵区和淮河两岸平原区,包括唐河、桐柏、信阳、确山、正阳、新蔡、淮滨、固始、息县、罗山、潢川、光山、新县、商城等14个县。在北纬31°38′~32°44′和东经112°51′~115°10′之间,地  相似文献   
5.
1985年6~7月对恶性疟流行区的9个乡约1000平方公里,30万人口范围,进行了 DDT 室内滞留喷洒.以淮滨县张庄乡为观察点进行效果评.嗜人按蚊平均密度.喷前为1.43只/帐,喷后为0.1只/帐,较去年同期下降99.17%;与对照区比较,相关密度指数为0.01;喷洒后诱蚊小屋内未发现活蚊,进入窗阱者也都在24小时内死亡,与对照小屋的结果明显不同;日理论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区;室外叮人率仍显示季节高峰.喷洒后的恶性疟发病率较去年同期下降86.63%。10月份人群带虫率较去年同期下降95.69% ,但较传播前期没有下降,说明尚未阻断传播.  相似文献   
6.
新剂型溴氰菊酯浸泡蚊帐灭蚊的效果观察河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郑州450003)钟元国庄建安李爱民尚乐园贺丽君南阳市卫生防治站王万松陈广玉桐柏县卫生防疫站钟声李大章党振华克敌2.5%悬浮剂(CRACKDOWN25SC,以下称CD)是法国罗素·优克福公...  相似文献   
7.
弓形虫感染对妊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孕妇感染弓形虫情况进行调查 ,探讨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免三联诊断法对 35 6例孕妇进行产前血清学检测。结果 其弓形虫感染率平均为 15 .17%。各年龄组无显著差别 ,但高龄产妇组略高 ;各职业分组亦无显著差别 ,其中农民组略高。从 4例畸形儿中检出弓形虫阳性 2例 ,阳性率为 5 0 %。结论 有早产史的孕妇弓形虫阳性率(2 0 % )明显高于平均感染率 15 .17%。此外还发现第二胎怀胎出生的新生儿其循环抗原阳性率为 42 .86 % ,显著高于第一胎出生者 (19.15 % ) ,表明母体在第二胎以前感染弓形虫有可能对第二胎仍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 嗜人按蚊(A.anthropaphagus)是中华按蚊的近缘种。1984年柳朝潘等证明嗜人按蚊对恶性疟原虫的敏感性高于中华按蚊,为江淮间恶性疟的主要传播媒介,同年尤显策等在豫南14个县52个点开展该蚊  相似文献   
9.
牛体喷洒溴氰菊酯防制中华按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豫南疟区居民有关疟防的知识,态度和实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WHO推存的家庭入户调查的系统整群概率抽样方法,对河南疟区2244名12岁以上的居民进行有关疟防的知识、态度和实践(KAP)调查。结果表明,有14.5%的人不知道疟疾是什么病,57.9%的人不知道疟病是由什么传播的。根据所掌握的疟防知识多少,将2244人分为好、中、差3层,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经济收入在上述3层人群中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们对疟防的态度及行为也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