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应用电镜负染法对成人和小儿腹泻粪便进行了直接观察,检测出轮状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和肠道病毒感染,并发现有些病例是两种以上病毒感染,在有的病料中发现抗原抗体复合物。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萤光抗体法(FA)相比较,其检出率一致。表明电镜诊断具有直观、快速、简便特点,尤其对一些难以进行组织培养和至今还未建立有效诊断方法的病毒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EHEC O157:H7基因缺失突变株口服免疫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基因缺失突变疫苗候选株EHEC86-24(△stx/ler)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为进一步的临床实验提供依据。方法 对出生7d昆明鼠经口服途径进行免疫,分别在一次免疫和加强免疫14d后以O157:H7强毒株EDL933(Nal^R)攻毒。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疫苗候选株的保护率及攻毒后的带菌消长情况。同时又作了被动免疫实验,成年母鼠间隔14d口服免疫两次,所生乳鼠7d攻毒。结果 疫苗株以10倍于强毒株最小致死剂量口服接种无致病作用。疫苗株一次免疫保护率可达60%。因小鼠的易感性随日龄和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加强免疫后,对照组未能全部致死(死亡40%),而免疫组全部存活;攻毒后免疫组比对照组排菌时间显著缩短(24h/216h)。两次口服免疫后血清IgG抗体效价达1:1600。被动免疫保护率100%。结论 该突变株通过口服接种能够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系数倍率法,于248nm、264nm、312nm波长处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本制剂中氢化可的松的含量,该法简便、快速、平均回收率为99.64%(RSD=0.86%)。  相似文献   
4.
O157:H7原噬菌体消除菌株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O157:H7是一种重要的新发传染病病原,它主要引起出血性或非出血性腹泻,出血性结肠炎(HC)或溶血性尿路综合征(HUS)等。研究表明引起HC和HUS的主要毒力因子是由整合到O157基因组中的原噬菌体编码的志贺毒素(Stx),包括Stx1和Stx2,它们分别由原噬菌体933v和933w所编码。由于原噬菌体本身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本研究以O157:H7 86—24为始发菌株,将其进行传代培养,筛选原噬菌体消除菌株,对原噬菌体在O157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进行分析,并用Vero细胞对原噬菌体消除菌株的细胞毒性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到了原噬菌体消除后的O157菌株,该菌株丧失了对Vero细胞的毒性作用。序列比较分析表明原噬菌体933v的整合位点位于O157:H7 EDL933基因组中第2966137位的相对位置,在整合位点两侧有一个20bp的直接重复序列,原噬菌体933w的整合位点位于基因组中第1330826位的相对位置,在整合位点两侧有一个7bp的直接重复序列。该研究证实了编码Stx的原噬菌体具有不稳定性,原噬菌体对O157的致病性具有重要作用,也提示原噬菌体在致病菌的进化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O15 7∶H7是一种重要的新发传染病病原 ,它主要引起出血性或非出血性腹泻 ,出血性结肠炎 (HC)或溶血性尿路综合征 (HUS)等。研究表明引起HC和HUS的主要毒力因子是由整合到O15 7基因组中的原噬菌体编码的志贺毒素(Stx) ,包括Stx1和Stx2 ,它们分别由原噬菌体 933v和 933w所编码。由于原噬菌体本身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 ,本研究以O15 7∶H786 - 2 4为始发菌株 ,将其进行传代培养 ,筛选原噬菌体消除菌株 ,对原噬菌体在O15 7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进行分析 ,并用Vero细胞对原噬菌体消除菌株的细胞毒性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到了原噬菌体消除后的O15 7菌株 ,该菌株丧失了对Vero细胞的毒性作用。序列比较分析表明原噬菌体 933v的整合位点位于O15 7∶H7EDL933基因组中第 2 96 6 137位的相对位置 ,在整合位点两侧有一个 2 0bp的直接重复序列 ,原噬菌体 933w的整合位点位于基因组中第 1330 82 6位的相对位置 ,在整合位点两侧有一个 7bp的直接重复序列。该研究证实了编码Stx的原噬菌体具有不稳定性 ,原噬菌体对O15 7的致病性具有重要作用 ,也提示原噬菌体在致病菌的进化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基因缺失突变疫苗候选株EHEC 86 - 2 4 (Δstx/ler)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 ,为进一步的临床实验提供依据。方法 对出生 7d昆明鼠经口服途径进行免疫 ,分别在一次免疫和加强免疫 14d后以O15 7∶H7强毒株EDL933(NalR)攻毒 ,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疫苗候选株的保护率及攻毒后的带菌消长情况。同时又作了被动免疫实验 ,成年母鼠间隔 14d口服免疫两次 ,所生乳鼠 7d攻毒。结果 疫苗株以 10倍于强毒株最小致死剂量口服接种无致病作用。疫苗株一次免疫保护率可达 6 0 %。因小鼠的易感性随日龄和体重的增加而降低 ,加强免疫后 ,对照组未能全部致死 (死亡 4 0 % ) ,而免疫组全部存活 ;攻毒后免疫组比对照组排菌时间显著缩短 (2 4h/ 2 16h)。两次口服免疫后血清IgG抗体效价达 1∶16 0 0。被动免疫保护率 10 0 %。结论 该突变株通过口服接种能够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 ,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多联PCR方法对从猪舍污水中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获得1株B型和1株C型产气荚膜梭菌,用PCR方法扩增了β毒素基因并进行了测序,获得了包括RBS、信号肽基因和全长成熟肽基因以及部分3′末端序列的β毒素基因;测序后与GenBank中B、C型菌β毒素基因进行比较。野生B、C型菌与二者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9%以上,氨基酸同源性也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8.
应用直接负染色法、常规免疫法、胶体金标记免疫、快速包埋超薄切片法和冰冻超薄切片法,在电镜下根据病毒的形态学特征,免疫学反应和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对病毒性疾病病原作出快速诊断,进一步明确病毒所侵害的靶细胞和靶器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