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联合问题—讨论—指导(PDG)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系高年级医学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临床医学系高年级医学生134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67例)与研究组(67例),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组学生采用PBL联合PDG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评分。结果研究组学生的总成绩、教学质量优良率、教学效果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系高年级医学生培养中应用PBL联合PDG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定坤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通过异位移植子宫内膜组织,构建EM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M组)、定坤丹低(1.13 g/kg)剂量组(DKP-L组)、定坤丹中(2.26 g/kg)剂量组(DKP-M组)、定坤丹高(4.52 g/kg)剂量组(DKP-H组)、孕三烯酮(60 mg/kg)组(GES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SD大鼠只开腹不异位移植子宫内膜组织,设为假手术组(Sham组),以药物分组干预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质量与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CD31阳性率)与VEGF、MMP-9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VEGF、MMP-9、iNOS、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VEGF与MMP-9表达、血清VEGF、MMP-9、iNOS及TNF-α水平、异位子宫内膜织p-PI3K/PI3K、p-AKT/AKT、p-mTOR/...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ontrol组、I/R组、I/R+麝香保心丸组、I/R+铁抑素-1(Fer-1)组,每组5只。对照组及I/R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d灌胃,I/R+麝香保心丸组给予麝香保心丸150 mg/(kg·d)灌胃,I/R+Fer-1组大鼠腹腔注射1 mg/(kg·d)Fer-1,5 d后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control组仅开胸后缝合。再灌注24 h后检测大鼠心功能以及外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的病理情况。结果:麝香保心丸及Fer-1均可改善模型大鼠心功能,降低外周血CK-MB、LDH、肌钙蛋白T水平(P<0.05),下调心肌miR-144-3p,提高SLC7A11蛋白及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表达水平(P<0.05)。HE染色提示Fer-1或麝香保心丸预干预可以减轻I/R心肌细胞排列混乱,缩小细胞组织间隙。结论:麝香保心丸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观察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DN)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4周左心室收缩活动异常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RDN组。对照组PCI后常规药物治疗,RDN组PCI后在药物治疗础上接受RDN术。对比两组随访时心脏超声检查、心肺运动试验、诊室血压、心率检查结果。结果 共纳入108例患者,每组54例。两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RDN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7.14±6.78)%比(47.89±9.12)%]、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4.26±5.61) mm比(37.84±7.21) mm]、左心室缩短分数[(30.82±4.80)%比(27.30±6.95)%]、左心房内径[(36.68±5.17) mm比(39.24±4.67) mm]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DN组最大摄氧量[(22.29±4.50) mL?kg-1?min-1比(19.95±4.56) mL?kg-1?min-1]、代谢当量(6.37±1.29比5.70±1.30)、最大心率[(139.35±19.02) bpm比(128.17±16.33) bpm]及半分钟心率[(82.33±11.45) bpm比(87.65±12.25) bp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间诊室血压、心率及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RDN术可改善AMI患者PCI术后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治疗阴虚血热型月经先期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给予坤泰胶囊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显效5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坤泰胶囊治疗阴虚血热型月经先期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李少方  宋应明  席鑫 《河北医药》2009,31(24):3378-3379
目的 应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5-Fu)胸腔内注入治疗2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并观察分析其疗效.方法 先将胸液排空,继而将顺铂60 mg、5-Fu 1 000 mg溶于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腔内注入,1周内重复排液及给药给药1~3次,观察并判定疗效.结果 疗后评价完全治愈(CR)6例(28.6%);部分治愈(PR)12例(57.1%);未治愈(NR)3例(14.3%),总有效率85.7%.1次用药后积液控制者11例.结论 胸腔内置管引流并胸腔内注入顺铂联合5-Fu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毒性反应轻,疗效肯定,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优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D2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选择40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施行胃癌全胃切除D2根治术,其中腹腔镜手术组200例,开腹手术组200例。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D2根治术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在淋巴结清扫方面与开腹手术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CDD)和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D),探讨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原发性高血压危险性分层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例正常人作对照,根据《199年WHO/ISH高血压诊疗指南》中的危险性分层标准将EH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四组。采用Celermajer油等的方法,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EH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静息状态下、加压充血后和服用硝酸甘油后的脓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①高血压患者各组EDD功能都低于对照组(P<0.01—0.05),高危组与极高危组要低于低危组和中危组(P<0.05),余组间无明显差异。②EIDD只有在极高危组和高危组与对照组、低危组、中危组间有差异(P<0.01—0.05),余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EDD和EIDD可反映EH的危险性分层,可作为EH危险性分层的指标之一。超声是检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简便、无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多普勒能量图(CDPI)诊断脉络膜脱离的价值。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脉络膜脱离患者进行检查,在超声检查眼球形态、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的基础上,对眼内带状回声行CDFI和CDPI检查,了解其血流情况,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30例脉络膜脱离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0.0%,超声联合CDFI和CDPI诊断符合率上升为96.7%。脉络膜脱离的CDFI和CDPI声像图特点为血流丰富,血流束呈长条带状或短棒状。4例视网膜脱离3例见血流信号,但不丰富,血流束呈星点状。合并玻璃体积血14例,玻璃体混浊8例及玻璃体增殖机化4例。27例脉络膜脱离超声诊断与临床手术符合。结论 超声联合CDFI和CDPI检查可为脉络膜脱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房容积与左心室充盈模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65例AMI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检测。依据二尖瓣E波减速时间(EDT)和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Vp)将165例AMI患者分为正常充盈组(43例)、松弛性减低组(55例)、假性正常化组(35例)、限制性充盈组(32例)。以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远期存活的风险预测。结果与正常充盈组比较,AMI患者松弛性减低组、假性正常化组、限制性充盈组的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增大(P〈0.05-P〈0.01)。随访12(0—27)个月,22例(13.3%)死亡。死亡组的LAVI与生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模型生存分析显示LAVI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相对危险系数为1.093,P=0.001)。结论AMI患者舒张功能障碍及左心室重构是导致AMI患者左心房扩大的主要因素。LAVI可稳定地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是AMI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