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曾毅院士^[1]提出目前国际上控制艾滋病流行6大经验中最主要一条是进行宣传教育和干预。我区自2005年成立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以来,积极探索有效的防治机制,坚持“立足社区、综合防治”的工作原则,依靠社区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干部的作用,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行为干预等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干部的防治意识和参与度,更有效地落实宣传干预、反歧视等防治措施,现对社区干部进行知晓率和态度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不同活动场所MSM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现况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杭州市不同活动场所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疫情估计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08年期间,在酒吧、浴室、会所随机调查418名MSM人群,了解年龄、婚姻等一般特征和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并抽取3~5mL静脉血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计算感染率。结果418名MSM人群HIV阳性26例,感染率为6.2%。MSM人群以流动人口为主;浴室MSM人群年龄偏大,已婚占多数;酒吧MSM人群文化程度较高;每次与男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酒吧、浴室、会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分别为3.5%、12.8%、2.8%。结论MSM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较高,属艾滋病防制的重点人群,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防翩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杭州市下城区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艾滋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9—2013年对辖区新发现HIV感染者开展随访,定期检测CD+4T淋巴细胞,分析从抗体确认到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时间间隔,以及首次CD+4T淋巴细胞数值变化趋势,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人口学特征、检测机构、样本来源和接触史等因素对早期发现HIV感染者的影响。结果 2009—2013年辖区共新发现HIV感染者738例,已检测CD+4T淋巴细胞663例,占89.8%,其中从抗体确认到首次检测CD+4T淋巴细胞时间间隔1个月占58.4%,≥1个月占27.9%,≥3个月占11.6%,≥1年占2.1%。各年份CD+4T淋巴细胞数值较低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婚姻、户籍、文化程度、检测机构、接触史和样本来源是早期发现HIV感染者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已婚有配偶者、离异或丧偶者以及通过其他就诊者检测、术前检测和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不容易早期发现HIV感染者,其比值比分别为0.494(95%CI:0.286~0.853)、0.609(95%CI:0.374~0.994)、0.251(95%CI:0.143~0.440)、0.346(95%CI:0.177~0.675)、0.318(95%CI:0.109~0.928)。结论杭州市下城区早期发现HIV感染者的能力基本稳定;加强对未婚者的检测咨询,有利于早期发现HIV感染者。  相似文献   
5.
当前,艾滋病疫情继续呈上升趋势,如何开展感染者和病人的有效管理将是今后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全国基本实行县(区)级疾控管理模式,在河南、云南等部分高流行区,已实施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所承担抗病毒治疗管理,取得了[1,2]  相似文献   
6.
监测表明,暗娼(CSW)、男男性行为者(MSM)和静脉吸毒者(IDU)三类人群均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为积极开展行为干预工作,并有效发现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者,及时落实关怀救助等措施,预防再传播,2009年下城区重点开展这三类人群的艾滋病动员检测工作,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下城区家庭就医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下城区家庭就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医疗体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就医意愿调查问卷》,分层随机抽样调查510户家庭,了解如果生病,首选就诊医疗机构情况,并对一般情况、健康状况和医疗保险、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共14个因素与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药店就诊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药店就诊的比率为29.3%;目前的身体状况不好、就诊程度方便,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药店就诊的比率相对较高,而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和去年医疗费用越高,其比率相对较低。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就诊意识和改变旧的就诊观念,继续推行医疗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重医轻防”和疾控网络不健全的情况,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区疾控工作的深入开展。下城区围绕“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方针,借鉴南京雨花台下派工作人员的疾控模式,解决辖区疾控人员紧缺、工作量大的矛盾,探索新型的疾控模式——疾病预防控制责任制指导团队进社区,通过3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杭州市拱墅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求询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7~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求询者的基本资料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VCT门诊求询者2796人,男女性别比为6.15:1,以20~29岁(59.69%)、未婚(72.60%)、大专及以上(67.17%)群体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男性行为史、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梅毒抗体阳性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VCT门诊是发现HIV感染的重要途径,应重点加强男男性行为者、配偶或固定性伴阳性人员和梅毒抗体阳性者等群体的高危行为干预和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4年肠道门诊期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席胜军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354-1355
目的 探索引起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相应的防制方法。方法 选取医院网络直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实验室诊断病例,比较各种病原体在地区、性别、年龄之间所占构成比的差异,以及流行的季节性。结果 引起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和空肠弯曲菌,构成比分别是30.89%、69.02%;两者的感染构成比无地区、性别的差异,年龄方面其中轮状病毒6个月~2岁易感,而空肠弯曲菌6个月以内易感;季节方面轮状病毒入秋后流行,空肠弯曲菌春夏季流行。结论 降低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主要防制轮状病毒和空肠弯曲菌,研制高效安全的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