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先天性鼻背中线瘘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总结5例先天性鼻背中线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均于全麻或局麻下行瘘管切除术,4例完整切除瘘管组织,1例因瘘管穿过鼻骨至鼻中隔上方,盲端扩大形成囊肿,为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凿除部分鼻骨,取自体髂骨修复。结果 3例愈合良好,1例鼻翼处瘢痕形成致轻微凹陷,1例轻度外鼻畸形,5例患者术后瘘管均无复发。结论 先天性鼻背中线瘘管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彻底切除是避免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海马神经干细胞与胶原蛋白海绵及明胶海绵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宝凤  董明敏  席恺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9):176-178,F0003
背景:在应用组织工程修复周围神经的研究中,载体的选择至关重要。理想的载体应与细胞外基质类似,与活体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价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与胶原蛋白海绵和明胶海绵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它们作为周围神经组织工程载体材料的可行性。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5-07/2005—12在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完成。健康新生(〈24h)杂色豚鼠12只,清洁级,雌雄不限,体质量50-70g,由郑州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新生(〈24h)豚鼠,10g/L水合氯醛腹腔麻醉,体积分数为0.75乙醇消毒,无菌操作分离出海马组织。体外无血清培养海马神经干细胞,传至第2代,将浓度调整为1&;#215;10^10L^-1后分别与胶原蛋白海绵、明胶海绵联合体外培养,一周后取材,进行细胞计数,倒置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并测定两种材料与细胞的吸附率。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神经干细胞在胶原蛋白海绵和明胶海绵上的生长、黏附情况,并测定其细胞总数与载体材料的吸附率。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化细胞形态观察。结果:①神经干细胞可以在胶原蛋白海绵和明胶海绵上生长,逐渐黏附,胶原蛋白海绵细胞吸附率高于明胶海绵(37.17%和14.87%,r=4.819,P〈0.05)。②对照组、胶原蛋白海绵组、明胶海绵组细胞总数差异无显著性[(53.17&;#177;3.5)&;#215;10^4,(53.25&;#177;2.6)&;#215;10^4,(52.04&;#177;4.05)&;#215;10^4,F=0.233.P〉0.05]。结论:胶原蛋白及明胶两种材料,尤其是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神经干细胞相容性,可以作为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α-硫辛酸对豚鼠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组织损伤机制,观察α- 硫辛酸(LA)对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方 法:豚鼠随机分组: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24h、10d组,LA组(缺血前腹腔注射LA100mg/(kg· d),连用7d),生理盐水组(同LA组,但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于缺血再灌注术前及处死动物前行ABR测试。ABR 测试后活杀动物取耳蜗,基底膜铺片观察耳蜗组织形态学变化,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耳蜗组织过氧化氢酶 (CAT)、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缺血组及再灌注各组ABR各波潜伏期及Ⅰ~Ⅲ波间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阈 值升高;外毛细胞出现变形、崩解破坏、排列紊乱、缺失、核溶解等改变,基底周较其余各周明显;CAT活性降低, MDA含量升高;再灌注24h组损伤最重。LA组动物各观察指标与缺血再灌注10d组相比有明显改善。结论:氧 自由基引发的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了缺血 再灌注耳蜗组织损伤;LA可有效保护缺血 再灌豚鼠耳蜗组织。  相似文献   
4.
新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新生豚鼠海马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条件。方法:分离新生24h内的豚鼠海马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分别于DMEM/F12培养基、含体积分数2%B27的培养基及含4ng/L bFGF的B27培养基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收集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进行巢蛋白(Nestin)、GFAP及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在含bFGF的B27培养基中,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团。传代培养分化的细胞可见NSE或GFAP免疫阳性细胞。结论:含体积分数2%B27的DMEM/F12培养基中添加bFGF可获得大量新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5.
核因子-κB在豚鼠缺血-再灌注耳蜗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恺  董明敏  叶放蕾  刘雅丽 《医学争鸣》2004,25(17):1592-1594
目的:观察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耳蜗组织形态功能变化及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变化,探讨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组织损伤机制. 方法:豚鼠随机分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24 h, 48 h)组. 行ABR测试、耳蜗组织HE染色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SP法观察耳蜗组织NF-κB, TNF-α表达. 结果:①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各组ABR各波潜伏期及Ⅰ~Ⅲ波间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阈值升高; ②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各组Corti器可见外毛细胞(OHC)变形,崩解破坏,散在缺失,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数目减少; ③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各组NF-κB,TNF-α在耳蜗血管纹(SV)、内毛细胞(IHC)、OHC、螺旋神经节细胞(SGC)表达逐渐增强,缺血-再灌注24 h组达高峰. 结论:NF-κB与TNF-α共同参与了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海马神经干细胞与胶原蛋白海绵及明胶海绵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背景:在应用组织工程修复周围神经的研究中,载体的选择至关重要。理想的载体应与细胞外基质类似,与活体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价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与胶原蛋白海绵和明胶海绵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它们作为周围神经组织工程载体材料的可行性。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5-07/2005-12在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完成。健康新生(<24h)杂色豚鼠12只,清洁级,雌雄不限,体质量50-70g,由郑州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新生(<24h)豚鼠,10g/L水合氯醛腹腔麻醉,体积分数为0.75乙醇消毒,无菌操作分离出海马组织。体外无血清培养海马神经干细胞,传至第2代,将浓度调整为1×1010L-1后分别与胶原蛋白海绵、明胶海绵联合体外培养,一周后取材,进行细胞计数,倒置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并测定两种材料与细胞的吸附率。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神经干细胞在胶原蛋白海绵和明胶海绵上的生长、黏附情况,并测定其细胞总数与载体材料的吸附率。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化细胞形态观察。结果:①神经干细胞可以在胶原蛋白海绵和明胶海绵上生长,逐渐黏附,胶原蛋白海绵细胞吸附率高于明胶海绵(37.17%和14.87%,χ2=4.819,P<0.05)。②对照组、胶原蛋白海绵组、明胶海绵组细胞总数差异无显著性犤(53.17±3.5)×104,(53.25±2.6)×104,(52.04±4.05)×104,F=0.233,P>0.05犦。结论:胶原蛋白及明胶两种材料,尤其是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神经干细胞相容性,可以作为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PTE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法,检测喉癌组织中PTEN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表达及mRNA相对表达量与喉癌组织的发生呈负相关,与局部淋巴结转移亦呈负相关。结论喉癌组织中PTEN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检测癌组织中PTEN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有助于了解喉组织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因病变位置隐蔽,早期症状比较复杂易被漏诊或误诊。就近3年来漏诊、误诊的10例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5例。年龄25~60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2年。全部病例均经病检确诊。1.2临床症状及体征3例耳鸣、耳聋及鼓室积液;3例出现颈部转移;1例张口困难;7例颅神经受犯,其中头痛5例,声嘶3例,复现2例,面瘫2例,伸舌偏斜2例。1.3误诊病种误诊为贝尔氏面瘫1例。声带麻痹2例。误诊为斜视行斜视矫正术者1例。误诊为精神方面疾病2次住精神病医院治疗者1例。误诊为卡他性中耳炎1年者1例。疑为脑干脑炎,小脑前下…  相似文献   
9.
郭莉  席恺 《中国实用医药》2012,7(5):102-103
目的 探讨外伤性鼓膜穿孔部位与愈合时间的关系.方法 对50例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患者,保持外耳道清洁,不用任何处理,一个月后观察穿孔愈合情况.结果前象限与后象限穿孔愈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前象限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后象限.  相似文献   
10.
双蒂肌软骨膜瓣在喉部分切除术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双蒂肌软骨膜瓣在喉部分切除术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对1997~2000年89例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残喉创面修复用双蒂肌软骨膜瓣重建喉功能.结果 全部患者均恢复吞咽功能,97.8%拔除气管套管获发音功能.局部复发及颈部转移7例,复发率7.9%.结论 喉癌手术后用双蒂肌软骨膜瓣修复残喉创面,具有就近取材、血运好、创面小等特点,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