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危重型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选择抗凝药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吉派林(低分子肝素钠)作为抗凝剂进行血液透析。结果:129例病人进行血液透析386次,均没有出血发生。结论:吉派林在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使用方便,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与血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上腺髓质素(ADM)是体内广泛分布的一种血管活性多肽,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多种生物学作用。有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及持续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ADM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本研究拟探讨MHD患者血浆ADM水平与血压的关系,及MHD对血浆ADM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对于许多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的病人而言,是维持生命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正因为如此,造成病人对透析机和医护人员的过分依赖,否则便难以生存。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患存在许多的心理问题。本研究旨在讨论慢性肾衰患血液透析中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帮助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使用血液透析方法治疗尿毒症已近30年,患者透析后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已有报道,但对患者所出现的抑郁症状实施药物合并心理干预具体措施的临床疗效尚未见报道。为了解针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引起抑郁症状后.采取药物合并心理干预措施的疗效,回顾总结近10年来收治的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28例中出现明显精神症状者62例,总结了其中具有抑郁症状的49例实施药物和心理干预措施后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师爱枝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223-4224
为了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总结经验,进一步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就其我院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中死亡的6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作者使用血液透析法治疗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36例,针对不同病例采用不同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具体透析方法,并对有关问题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由专科医师对患者实施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适当运动及避免并发症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于健康教育前及健康教育后的3个月使用肾脏疾病生存质量简表进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透析患者相关生活质量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指标健康教育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应重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师爱枝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12):955-956
透析后精神障碍时有发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严重影响透析效果,而且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目前如何预防及治疗精神障碍受到众多透析医师的重视。回顾总结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10年来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治疗后出现精神障碍的38例患者,将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