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研究切除卵巢造成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通过观测红细胞膜蛋白激酶C(PKC)和Ca2+-Mg2_-ATP酶的活性,探讨肾虎骨质疏松症病理机制中肌醇脂质系统的变化,并结合全身和脊柱骨密度(BMD)指标观察了补肾中药(密骨灵)的疗效,与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组和阳性药(骨疏康颗粒剂)对照组进行对照,探讨补肾法的防治机理。结果表明;模型空白组大鼠红细胞膜PKC和Ca2+-Mg2+-ATP酶、Mg2+-ATP酶的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密骨灵组与骨疏康组大鼠全身、脊柱BMD和红细胞膜PKC、Ca2+-Mg2+-ATP酶的活性均明显高于模型空白组(p均<0.05),并且与正常组大鼠无明显差别(p均>0.05);密骨灵组大鼠红细胞膜Mg2+-ATP酶活性高于模型空白组和骨疏康组(p<0.05),并且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密骨灵组大鼠红细胞膜PKC活性高于骨疏康组(P<0.05)。结论:肾虎骨质疏松症具有红细胞膜PKC和Ca2+-Mg2+-ATP酶、Mg2+-ATP酶活性的改变;密骨灵可以恢复肾虎骨质疏松症大鼠全身骨量,达到防治目的;补肾中药可以恢复红细胞膜PKC活性和钙镁泵的活性,是补  相似文献   
2.
从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几个方面 ,研究了《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外语课的教学问题。指出独特的专业外语教学方法 ,全面与优质的专业外语教材建设 ,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专业外语教师队伍 ,是搞好《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外语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实验性脾、肾阳虚模型大鼠磷脂组分的变化 ,揭示脾肾相关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 :采用经典方法分别复制了脾阳虚证和肾阳虚证动物模型。观察并对比了两种模型大鼠和相应治疗组的神经鞘磷脂(SM )、磷脂酰胆碱 (PC)、磷脂酰乙醇胺 (PE)和磷脂酰甘油 (CL)的含量变化。结果 :脾肾阳虚模型大鼠SM升高 ,PC下降 ,SM /PC比值升高 ,且组间差异显著。治疗药物具有降低SM ,升高PC ,降低SM /PC比值的作用。结论 :甘油磷酯减少、神经磷脂增加是脾、肾阳虚证形成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端粒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末端 ,是一种小的DNA重复序列。端粒酶是一种能不断地延长染色体末端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端粒与脾虚均与衰老关系密切 ,中药制剂的实验研究以及自由基学说的研究都表明了端粒与脾虚之间关系密切。端粒与脾虚关系的理论研究对脾虚证实质研究及中医抗衰老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补益脾胃方药对脾虚衰老大鼠生物膜磷脂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磷脂成分的变化与衰老的关系 ,从而揭示补脾益智三方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 :塑造青年及老年大鼠脾气虚、脾阳虚及脾阴虚证模型 ,分别用补益脾气、温运脾阳和滋补脾阴方药预防治疗 ,观察红细胞膜总磷脂 (PL)、总胆固醇 (Ch)及膜磷脂组分的磷脂酰胆碱 (PC)、磷脂酰乙醇胺 (PE)、神经磷脂 (SM )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脾虚衰老的关系。结果 :伴随增龄 ,细胞膜胆固醇及神经磷脂含量明显升高 ;细胞膜老化指数胆固醇与膜总磷脂的分子比、神经磷脂与磷脂酰胆碱的分子比值明显升高。而脾虚造模的因素也可使上述指标明显升高 ;补益脾胃方药可以降低不同证型脾虚证老年大鼠的胆固醇及神经磷脂含量 ,降低老化指数。结论 :细胞膜脂类构成的改变 ,是脾虚衰老的病理反应之一 ,补益脾胃方药能改善脂类的构成 ,降低老化指数 ,延缓细胞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对脾阴虚证衰老大鼠心肌、脑组织线粒体DNA(mtDNA)缺失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力的研究,探讨脾阴虚衰老状态下mtDNA缺失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力变化的规律,进一步揭示脾阴虚衰老的病理实质和滋补脾阴方药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脾实质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建立大鼠脾阴虚证衰老模型,观察脾阴虚证衰老大鼠心肌、脑组织mtDNA缺失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力变化;观察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证衰老大鼠心肌、脑组织mtDNA缺失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力的调控。结果:脾阴虚衰老状态下,大鼠心肌、脑组织mtDNA缺失较青年组和正常老年组明显增多,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和Ⅳ活力较青年组和正常老年组明显下降,滋补脾阴方药可减少脾阴虚证衰老大鼠心肌、脑组织的mtDNA缺失,提高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和Ⅳ的活力。结论:脾阴虚衰老机体细胞mtDNA缺失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力发生异常改变,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衰老时机体mtDNA、呼吸链酶复合体活力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1精、气、神的概念精,是一种极细微的,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并促进生长发育的基础物质。“精气神”学说的所谓“精”,主要是指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禀受于先天,并受后天之精滋养而充盈于肾。正如《灵枢·本神篇》曰:“生之来,谓之精。”肾精化生元气,运行全身,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并且推动和调节全身的生理活动,维持其正常功能。同时,在生殖过程中,男女之精交合,则产生新的生命。因此,精对于每个人本身及繁衍种族都有重要的作用。《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生之本也。”说明生命的来源、维持及繁衍都依赖…  相似文献   
8.
《中医科研方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实践中传授知识、培养思维、提高动手能力,是使学生深刻理解课程内容的有效方法。通过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引入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科研实践,改进考核方法等改革措施,将该课程教学转向既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又注重动手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从脾论治脾相关疾病的治疗效用及方药配伍规律。方法:以现代临床文献为线索,收集脾相关疾病中从脾论治的方药,根据方解,将效用与药物分类,分析效用及药物配伍特点。结果:①从脾论治的效用中,应用最多的效用为补气(288次)。②补气效用中,应用最多的药物为白术(160次);健脾化湿效用中,应用最多的药物为茯苓(148次);行脾胃气效用中,应用最多的药物为陈皮(80次);补血效用中,应用最多的药物为当归(100次);温脾胃效用中,应用最多的药物为附子(52次)。③关联规则结果以置信度阐述,升提中气与补气(100%)、补血与补气(96.88%)常同时应用。④在各类效用的相关方剂中,茯苓与白术(85.71%)、猪苓与茯苓(87.50%)、柴胡与香附(83.33%)、黄芪与当归(100%)、高良姜与附子(100%)等,常同时配伍应用。结论:①效用以补气为首;②白术、茯苓、陈皮、当归、附子分别为各类效用中的首选药物;③效用以气血同治,升补并用为特点;④茯苓与白术、猪苓与茯苓、柴胡与香附、黄芪与当归、高良姜与附子等,分别为各类效用中的常用药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脾阳虚状态下肝细胞端粒长度的变化.方法:采用经典复合造模法塑造脾阳虚证动物模型;测定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肝细胞端粒长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阳虚证的肝组织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肝细胞端粒长度显著缩短(P<0.01).结论:在脾阳虚状态下,肝细胞端粒长度缩短可能与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