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目的建立当归芍药散不同极性部位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当归芍药散不同极性部位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C18柱(4.6 mm×250.0 m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阿魏酸、芍药苷的检测波长分别为320,230 nm,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53×10~4X-4.83×10~2(r=0.999 0),Y=1.50×10~4X-2.51×10~4(r=0.999 9),线性范围分别为6.076~303.800μg/mL和7.448~372.400μg/mL;方法学考察中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符合要求,加样回收率的RSD分别为1.2%和1.1%。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除醇提物的水相部分未检出阿魏酸外,其他部分中均存在阿魏酸和芍药苷,且水煎液中阿魏酸、芍药苷含量均最高。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当归芍药散不同极性部位中阿魏酸、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八味沉香散含药血清对H9c2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H9c2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八味沉香散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剂量依次为2.5、8、12 g/kg)。体外培养H9c2细胞并建立氧糖剥夺损伤模型,含药血清干预后检测细胞存活率,观察细胞形态,检测生化指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呼吸链复合酶Ⅰ(Complex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凋亡情况,检测氧化应激相关蛋白[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NADH氧化还原酶辅酶10(Ndufa10)、硫氧还蛋白(Trx)]、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形态破损,LDH、CK和MD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CAT、ComplexⅠ、SOD...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及细胞实验验证,探讨八味沉香散经线粒体自噬途径抗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八味沉香散入血成分靶点;从GeneCards、NCBI、OMIM数据库中筛选缺血性心脏病、线粒体自噬相关靶点;取三者交集得到八味沉香散经线粒体自噬途径抗缺血性心脏病的潜在靶点。构建“成分-疾病-潜在靶点”网络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别进行网络分析筛选出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并进行分子对接。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及KEGG富集分析。构建H9C2细胞缺氧模型,考察八味沉香散含药血清对H9C2细胞存活率、自噬水平及关键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筛选得到八味沉香散经线粒体自噬途径抗IHD的关键活性成分9种,核心靶点8个;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活性物质和核心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KEGG结果显示八味沉香散经线粒体自噬途径抗IHD的作用可能与EGFR、PI3K-Akt、MAPK、FoxO等信号通路有关。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八味沉香散可增加缺氧条件下H9C2细胞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细胞中LC3、p6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PI3K/PI3K、p-AKT/AKT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论八味沉香散可能通过槲皮素、山奈酚、柚皮素、去氢二异丁香酚等活性成分作用于AKT1、STAT3、MAPK3,EGFR等多个靶点调控线粒体自噬发挥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其具体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