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麻醉及进路为消除病人紧张心理和保持肌肉松弛,可选用连续硬膜外麻或腰麻,术后留观2~3d。髌下三角窝顶点为关节镜入路,如疑为半月板体部或后角破裂、半月板囊肿或髁间窝病变等,则宜取前内侧入路。二、操作要点 1.不宜常规使用止血带;2.灌洗液在不加压状态下流入关节腔;3.进入关节腔后,以钝性针蕊代替锐性套管针蕊进一步送入髌上囊。  相似文献   
2.
报告经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8例,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或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后缘骨赘刮除等术式。随访发现病程短、手术及时、采用前路环钻手术者疗效好。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依病理特征选择不同入路、手术技巧熟练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同时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的分型与病因岳成斌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210009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寿命的增长,我国已逐渐形成老龄型社会。作为老年性疾病之一,骨质疏松症已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下降,骨组织显微结构发生退变...  相似文献   
4.
用滑膜切除共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1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儿中,均为单侧发病,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8岁,随访时间最长者3年2个月,最短者10个月,平均为22个月。临床表现:本组病儿均无明确外伤史,患肢乏力为最早发生的症状,继之出现跛行、髋痛或膝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外展内旋受限;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的分型与病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改良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茅祖斌  岳成斌 《江苏医药》2000,26(2):132-132
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少见。因移位严重 ,累及关节面而治疗困难 ,过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效果不佳。手术治疗也因骨折远端的显露、复位、固定困难 ,术后肿胀、粘连 ,不能及时进行功能锻炼而影响效果。 1995年 1月~ 1998年 10月 ,作者采用改良鹰嘴截骨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8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 8例 ,男 2例 ,女 6例。年龄 2 5~ 6 5岁 ,平均 35岁。损伤原因 :车祸伤 4例 ,摔伤 4例。损伤部位 :右侧 3例 ,左侧 5例。按Riseborough和Radin分类 ,Ⅲ型骨折 4例 ,Ⅳ型 4例。全部病例于伤…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1年至1987年用环状韧带修补加尺骨截骨术治疗小儿孟氏骨折脱位6例。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例中,男4例,女2例;左侧4例,右侧2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3岁。随访6年2例,随访5年、4年、2年、1年各1例,平均随访3年。受伤到手术时间:4个月和6  相似文献   
8.
■管综合征(Tarsal Tunnel Syndrome)是由于胫后神经通过踝关节内侧分裂韧带下的纤维骨性隧道内受压而产生的局部和足底放射性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症候群。自1962年Keck报告4例以后,国内1965年周氏等曾报告过8例,此后报导甚少。我院于1981年至1982年间手术治疗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我院骨科自1963年至1983年问对50例不能手法复位的肱骨髁上骨折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随防25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3~31岁,>10岁35例,10~17岁8例,17~18岁3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50例中伸展型44例,其中尺偏型34例,桡偏型10例;屈曲型3例;粉碎型3例均为成人。手术与结果: 本组50例肱骨髁上骨折均行切开复位,22例采用肘外侧切口,24例采用肘后切口,4例采用肘内侧切口,均能在直视下复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