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综合类   1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家猪心脏纤维支架的大体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猪心纤维支架 ,为猪心的研究和比较解剖学积累资料。方法 取甲醛固定后的猪心2 7例 ,液态塑料浸渍的塑化猪心 5例 ,解剖显示纤维支架后用游标卡尺进行观测。结果 猪心左纤维三角的三边分别平均为 17 4 1± 1 99mm、18.96± 3.2 6mm和 17.6 4± 2 .4 4mm ;右纤维三角三边分别为 15 .83± 2 .11mm、16 .19± 1.94mm和 2 0 .96± 2 .6 2mm ;二尖瓣环、三尖瓣环的周长平均为 73.0 0± 9.71mm ,6 8.89±7.2 4mm ;主动脉瓣环和肺动脉瓣环直径分别为 18.4 4± 2 .89mm和 16 .0 3± 2 .6 3mm ;猪Todaro腱呈扁带状 ,走行部位较深 ,且分支较人心多 ,长度为 2 0 98± 4 2 0mm。结论 猪心纤维支架与人类形态结构相似 ,但瓣环周长和Todaro腱形态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测家猪心脏三尖瓣复合体 ,为家猪心脏研究和心脏移植积累资料。方法 甲醛固定的家猪心脏 35例 ,大体解剖并观测三尖瓣复合体。结果 家猪心脏三尖瓣复合体由瓣环、瓣膜、腱索和乳头肌构成 ,瓣环周长为 70 75± 8 4 5mm ,前瓣、后瓣、隔侧瓣、前隔连合、前后连合、后隔连合的高度分别为 14 5 8±2 6 4、14 16± 2 5 0、12 84± 2 37、6 2 9± 1 97、6 86± 1 0 1、6 5 1± 1 36mm。前隔连合、前后连合、后隔连合的宽度分别为 6 4 0± 1 5 4、6 78± 1 2 3、6 4 3± 1 4 6 ;前乳头肌起始 ,腱索附着于前瓣、后瓣和前后连合的条数分别为 3 0 0± 0 97、3 0 9± 1 0 9、2 4 4± 1 16 ;后乳肌起始 ,腱索附着于后瓣、隔侧瓣和后隔连合的条数分别为 2 6 0± 0 6 9、3 0 9± 1 6 3、1 14± 0 4 3。隔侧乳头肌起始 ,附着于前瓣、隔侧瓣、前隔连合的腱索条数分别为1 71± 0 6 7、2 37± 1 2 6、0 94± 0 4 2。结论 家猪心脏三尖瓣复合体中各结构与人类相似 ,但大小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羊心左冠状动脉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羊心脏左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 ,丰富动物实验资料。方法 局解手术学实验后处死山羊 ,取羊心 90例 ,经 10 %甲醛固定 ,手工剥制显示左冠状动脉 ,6例用过氯乙烯 乙酸乙脂填充剂注入冠状动脉中制成动脉血管铸型 ,测量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结果 羊冠状动脉分左、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粗大较浅表 ,前降支行于心肌表面或深达心肌不能明视 ,上多附有心肌桥 ,旋支粗大行程长分支多 ,二者之间多有对角支出现。羊心冠状动脉为左优势性。结论 羊冠状动脉与人相比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膝关节双腓侧副韧带未见报道。作者在解剖下肢标本时发现膝关节双腓侧副韧带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解剖标本制作过程中,发现了1例成年男尸左肾动静脉变异,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锥体束是脑内主要的下行传导束,自大脑皮质发出后,经内囊和大脑脚至脑桥、延髓(大部分纤维在延髓下段交叉到对侧,下行进入脊髓侧柱),终止于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细胞[1].由于脑部的结构和毗邻关系错综复杂,标本制作难度大,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设计用水浸泡法处理标本材料并制作锥体束标本的方法,制作出了高质量的标本.  相似文献   
7.
在解剖实验教学中,发现心左冠状动脉旋支直接始发于左心室并伴有肺动脉4个瓣膜的变异心脏标本,该变异实属罕见。男尸,约50岁,心脏大小正常。左冠状动脉旋支直接起始于左心室前壁上部,走行于心左缘,绕过心尖后方,与前室间支吻合。其起始处,距主动脉根部30.5mm,距右房室口后瓣基底部10.2  相似文献   
8.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素质教育,医学院校强调技能培养,说到底都是要求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院校重要的形态学基础课,如何进行能力培养是解剖学教学中值得研究的课题[1]。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肝纤维化大鼠部分肝切除后不同时点CK19及PCNA的表达,了解胆管再生情况。 方法 雄性SD大鼠,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只,实验组腹腔注射CCl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两组均进行部分肝切除术,在不同时点取材后利用HE、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等方法检测CK19和PC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随时间延长CK19表达均呈增强趋势,且实验组术后各时间点CK19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两组PCNA的表达量都随时间推移逐步升高,但实验组大鼠明显上升缓慢,持续时间延长,表达高峰晚于对照组出现。 结论  (1)肝纤维化大鼠部分肝切除能刺激肝卵圆细胞增殖和向胆管细胞的分化,而正常大鼠部分肝切除后再生肝中的胆管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原有细胞的代偿性增生。(2)术前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细胞就出现了增殖修复,术后由于肝纤维化大鼠本身肝脏受到伤害,因此肝脏的有效再生细胞数低于正常肝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踝关节各韧带的形态学基础,分析踝关节易运动损伤的解剖学原因,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成人尸体下肢37例,将踝关节内外侧韧带完整、准确、清晰地暴露,观察韧带走行、分支及起止点。采用具有良好韧性的细金属丝,沿韧带的走行方向紧贴于韧带的表面,在细金属丝上于韧带起止点处做标记,用分规卡于2标记点。用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 mm)测量内外侧韧带的长度和最宽处宽度。结果37例标本中14例距腓前韧带与教科书中描述有异。变异的距腓前韧带呈双条状分布,1条起于外踝前缘,向前内侧走行,止于距骨颈;另1条起自外踝前缘稍下,向前内侧走行,止于距骨颈外侧面紧靠距骨外踝关节面前下方,位于上1条韧带的下方。三角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和跟腓韧带平均长度分别为(34.34±3.36)mm、(30.82±5.20)mm、(31.02±3.85)mm和(31.22±3.69)mm;最宽处平均宽度分别为(28.90±4.53)mm、(9.18±3.90)mm、(8.59±2.77)mm和(5.29±1.64)mm。变异的距腓前韧带上方韧带平均长度为(28.71±3.23)mm;最宽处平均宽度为(6.63±0.95)mm;其下方韧带平均长度为(18.03±2.94)mm;最宽处平均宽度为(4.78±1.46)mm。结论距腓前韧带是踝关节运动损伤中最易损伤的韧带,应加以重视和保护。变异的距腓前韧带对踝关节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为临床对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在对踝关节进行手术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其变异的可能性,慎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手术修补方案,避免发生意外的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