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6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岳在文 《四川中医》1993,11(11):5-6
《伤寒论》提及渴证条文有40条,对证候的描述,根据口渴的程度有咽中干、口干、口燥、微渴、消渴、烦渴、大烦渴不解,服药已渴,但欲漱水不欲咽等。对渴证的病因病机、治疗法则、方药运用、预防判断均有论述,对于后世指导临床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内经》“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等有关论述,分析1964~1995年包头市四所医院1230例完整死亡病例,探究死亡时间在季节月份时辰上的差异,发现季节之变化与病死率有密切关联,尤以冬至为最,说明死亡在节气、月份、时辰上有一定规律性,对于某些疾病早期测知危候之时辰.及时提供抢救治疗时辰之依据,减少不必要死亡,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仲景《伤寒》、《金匮》二书对肝病的论治,理遵《内经》之旨,且又独出心抒,内容丰富多彩,辨证论治精当,实开论治肝病之先河,对后世影响颇大。为此,爰初步整理约为十六法。一、疏肝宣解法(318条) 本法适用于肝气郁结、气机不利、阳郁于里的气厥证。证见,手足不温,胸胁胀满,或咳,或悸,  相似文献   
4.
太少合病案     
石××,男,56岁。于1989年5月2日以高烧而入院,住院号72763。患者自诉在五天前,因工作劳累,汗出受风,而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经单位保健室诊之为外感,予以解热止痛之剂,其热暂退,旋即复烧,迁延五日,而住院医治,视其精神萎靡,汗出(执水)(执水),而欲衣被,测其体温39.5℃,化验:血色素14.5g,  相似文献   
5.
徐春甫云:“予观今之求医者,率以有名者为重,初不计其书之读不读,脉之明不明,谓之时医、福医、名医。(?)承权贵所举,辄凭治疗,虽杀其身,委命无怨。故为医者,往往奔走权门,谄容卑态,以求荐,网利沽名。”患病者,求医速效,人之常理。然学有根蒂,技有良术,不负重望,  相似文献   
6.
笔者根据河北新医大学《中医验方汇选·内科》止痛酒治疗龋齿20余例,止痛效果满意。原方组成制备及用法:川乌3克,草乌3克,良姜3克,细辛3克,白芷3克,白酒2两。将各药磨成粗末同酒共置酒壶内,稍浸片刻,煨热,用其液体含漱于龋齿处,一般连用2~3次即可止痛。例一:马××,38岁,女。左侧6龋齿,痛不可忍,坐卧不宁,吃饭咀嚼更甚,予本方含漱一次痛止,半年多未发。  相似文献   
7.
我们根据《内经》,“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等有关论述,分析病历完整的死亡病例,以探究死亡时间在季节、月辰上的差异,及其与五脏之关系。  相似文献   
8.
9.
半夏泻心汤载于仲景之《伤寒论》,为治误下伤中,邪犯于胃,冒失和降,寒热互结而致的呕利痞证,由于该方具有寒热并用阴阳并调。辛苦并进,补泄同施的特点,笔者在临证中施证于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的疾病,取效颇卓,兹介绍验案二则。  相似文献   
10.
自拟秘精汤,治疗青少年遗精之证,获效显然,兹对120例完整病案整理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年龄14岁~25岁之间。病程一年以上者54例,一年以内者66例。每月遗精四至六次占62例,六到十次者占38例,滑精者占15例。其中有梦遗者83例,无梦或劳累思虑过度而遗者37例。舌象脉象舌质红瘦少津者占30例,舌体胖大苦腻者占28例,舌质红苔黄腻者占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