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电大普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随机抽取的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等国内6所广播电视大学小同年级、专业的800名电大普专生进行测试。结果 电大普专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生源与农村和城镇的电大普专生相比,前者的均分显著高于后者;男女电大普专生相比,男学生各个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女学生;一、三与二年级差异存在显著性;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差异不存在显著性;文理科学生差异不存在显著性。结论 学校应对电大普专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重视和加强,但不宜夸大,应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JNK/CCl2信号通路诱导的巨噬细胞募集探讨PM(2.5)暴露对幼年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幼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其中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PM(2.5)组幼年大鼠接受PM(2.5)颗粒物暴露,PM(2.5)+茴香霉素组幼年大鼠接受PM(2.5)暴露以及静脉注射JNK的激活剂茴香霉素,PM(2.5)+SP600125组幼年大鼠接受PM(2.5)暴露以及静脉注射JNK拮抗剂SP600125,PM(2.5)+吡非尼酮组幼年大鼠接受PM(2.5)暴露以及静脉注射CCl2拮抗剂吡非尼酮。安乐死幼年大鼠取肺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JNK、磷酸化的JNK(p-JNK)和C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肺部气道组织的病理变化并进行肺支气管炎症评分。流式细胞术分析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含量的变化。ELISA检测各组幼年大鼠的肺泡灌洗液中促炎因子IL-6、IL-1β、TNF-α水平。结果:各组间JNK、p-JNK、CCl2的表达水平(F=205.296、950.408、260.019;均P<0.001),巨噬细胞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疗效,以及其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将9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龙片,2 mg/(kg·d),2次/d,最大剂量<6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1 mg/(kg·d),3次/d,剂量<30 mg/d。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球蛋白水平,和调节性T细胞(Treg)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治疗后,两组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gG、IgM和球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gG、IgM和球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reg细胞比例和IL-10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5),且观察组Treg细胞比例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升高患儿Treg细胞比例和IL-10因子水平,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NA异常表达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ALL患儿和健康受试者各15例,对其骨髓细胞进行miRNA测序,并使用qRT-PCR进行验证。将miR-1294和miR-1294抑制分子(miR-1294-inhibitor)转染至Nalm-6细胞,通过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Nalm-6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Nalm-6细胞凋亡情况。对miR-1294进行生物学预测,寻找靶基因,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验证。将si-SOX15转染至Nalm-6细胞,Western blot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并验证si-SOX15对Nalm-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ALL患者骨髓细胞中有22个miRNA显著上调,其中miR-1294上调最为显著。此外,在ALL患者骨髓细胞中SOX15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NC组相比,miR-1294组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增殖速度增加、集落形成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早期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院确诊的384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是否并发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将患儿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并发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其并发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早期临床特点。结果 384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有73例发生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9.01%;送检标本培养共分离病原菌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占46.58%、革兰阳性菌11株占15.07%及真菌28株占38.36%;感染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辅助机械通气、预防性应用药物、血清白蛋白水平、胎龄、出生体质量、置管日龄、导管置留时间方面,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辅助机械通气、预防性应用药物少、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下、胎龄较小、出生体质量较低、置管日龄较早、导管置留时间较长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有关(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常见于革兰阴性菌及真菌感染,在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应针对早期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给予相应预防处理,及时拔出PICC导管,控制血流感染,满足患儿及家属期望值。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能力缺陷儿童干预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一套治疗社会能力缺陷儿童持续有效的方法。方法:抽取3—5年级有社会能力缺陷的儿童85名,分成干预组(n=45)和对照组(n=40)。运朋综合干预的方法,集中进行持续1年的干预。结果:干预1年后显效率达80%,YSR评定干预组各因子得分均澎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干预对社会能力缺陷儿童持续有效,是通过各种干预方法的作用特点共同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2017年5月医院NICU收治的134例出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离培养CRBSI患儿的病原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病原菌与耐药性分析。结果 134例CRBSI患儿共检出134株病原菌,检出率为100.00%,其中革兰阳性菌87株占64.93%、革兰阴性菌29株占21.64%、真菌18株占13.43%;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00%,对万古霉素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为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替坦与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为100.00%,对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 NICU中的CRBSI患儿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对发生感染的病原菌进行药物干预时,根据耐药试验结果选择药物敏感度较高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川崎病大鼠心肌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随机将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辛伐他汀组,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均利用干酪素酸杆菌提取物构建大鼠川崎病心肌损伤模型。心脏超声及组织学切片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结构的影响。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中心肌损伤指标及心肌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指标水平、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表达显著下降,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增加,炎症因子水平、促凋亡蛋白Bcl-2关联X蛋白及活化的Caspase-3、HMGB1/RAGE通路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以上各个指标均显著逆转(P<0.05)。 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川崎病导致的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