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肝吸虫临床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方法 用涂片镜检法对2009- 2011年住院及门诊患者粪标本进行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测79 385份粪标本,肝吸虫感染阳性者4045份,阳性率为5.10%(4045/79 385),其中女性阳性率(3.13%,1183/37 823)低于男性阳性率(6.89%,2862/41 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0、2011年肝吸虫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85%(573/20 092)、4.90%( 1408/28 725)和6.75%(2064/30 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肝吸虫感染有逐年递增趋势,在预防和治疗上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现将2006年5月至2008年4月主要由笔者接诊的从可疑诊断到确诊的76例门诊肠阿米巴患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33例HBV与HCV双重感染状况调查屈雅川1997-03-28收稿。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南宁530031)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呈世界性分布,这两型病毒双重感染后,易发展成重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并与...  相似文献   
4.
乳酸凝集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 Dimer(D -二聚体 )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的因子(Fa)交联后再经纤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 ,是一项监测纤溶活性有价值的指标。在高凝状态 ,继发性纤溶等血栓性疾病 ,重症肝炎、急性心肌梗塞、肺栓塞、血液等疾病及纤溶药物治疗时 ,D -二聚体含量也增高。溶栓疗法是一项成熟的治疗技术 ,临床开通率 70 %以上 ,能降低病死率30 %左右。但溶栓疗法只能使梗塞相关达到完全持续冠脉再通 ,在常规的阿斯匹林、潘生丁和肝素的抗血栓的情况下 ,溶栓后早期再闭塞率仍高达 1 5 %~ 30 % ,这方面是限制急性心肌梗塞疗效的主要因素 ,用溶栓…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查并对阳性结果 进一步确定分析,以保证临床安全输血.方法 对本院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用盐水、酶、抗人球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5891例标本阳性共20例,阳性率为0.34%,分别为抗-D抗体4例,抗-E抗体5例,抗-C、e抗体3例,抗-C、抗-Al抗体各2例,抗-c、E抗体、抗-C、E抗体、抗-H、抗-M抗体各1例;椐分析,不同人群阳性率存在差异.结论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查可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不规则抗体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3133例输血患者血样,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在3133例患者中,微柱凝胶法检出不规则抗体15例,凝聚胺法检出不规则抗体6例。结论微柱凝胶法灵敏度高于凝聚胺法,且微柱凝胶法操作简单快捷,减少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更有效保证输血的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国家专利产品(专利号:200820104487.8)--一次性全尿定量采样器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门诊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甲、乙两组人群作为留尿检测对象,分别用尿杯(尿杯法)和全尿定量采样器(采样器法)采集尿样并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 化学成分: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形成分:两组人群采样器法和尿杯法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4.8%和95.4%、6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尿定量采样器取代尿杯应用于尿常规的样本采集,不但提高了检出率,而且让采样、送检等过程更加规范、统一,同时减少污染,从而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HCV感染者HCV RNA载量,同时检测肝纤维化四项.结果 105例HCV感染者中,HCV RNA阳性率为86.62%(90/105);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3P)和层粘连蛋白(LN)异常率分别为52.38%(55/105)、36.19%(38/105)、15.24%(16/105)和14.29%(15/105).HA水平及阳性率与HCV RNA载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73、0.915,P<0.01).结论 对丙型肝炎患者检测肝纤维化四项有一定的临床意义,HCV感染是否影响患者的肝纤维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屈雅川  龚海芳  林虹  王友新 《内科》2008,3(6):855-856
目的研究吸附式小便采样器采集尿液分析其有形成分变化对泌尿内科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影响情况。方法98例泌尿内科住院病人分别用吸附式小便采样器与目前临床检验常用的尿杯采集尿样,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有形成分检测、比较。结果采样器组有形成分95.5%以上在可控范围内,其余少数可通过“修饰”而接近真值。结论吸附式小便采样器取样与传统的尿杯采样,其检测结果符合率高,可取代尿杯用于临床采样。  相似文献   
10.
一次性吸附式小便采样器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吸附式小便采样器对尿液检验中的有形成分和化学成分影响情况.方法 用吸附式小便采样器采集的尿液和"拟尿液"标本与目前临床检验用的尿杯所采集的尿液和"拟尿液"标本,比较两种标本的尿液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两种方法采集到的标本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化学成分比较基本一致;有形成分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规律的递减,从而通过"修饰"得到一组接近真值的测定值.结论 吸附式小便采样器完全可以取代尿杯应用于尿液常规(包括尿沉渣检验、尿HCG等)的样本采集;比较尿杯采样,吸附式小便采样器的采样、送检和检验等过程不但拥有方便、快捷等优势,而且污染情况明显减少,能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值得在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