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输卵管近端阻塞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7例输卵管近端阻塞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先行美蓝通液了解输卵管阻塞情况,再在腹腔镜监视下对阻塞的输卵管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介入治疗。结果 47例患者共94条输卵管,其中87条输卵管近端阻塞,70条输卵管疏通成功,17条输卵管疏通失败,疏通成功率80.4%;妊娠15例,妊娠率31.9%。结论宫腹腔镜联合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有较好的疗效,且直观、微创,疏通率高,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蒂扭转行保守性手术的安全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对43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行手术治疗,根据病灶的缺血及复位后血运恢复情况采用卵巢肿瘤蒂扭转复位、囊肿剥除术(保守性手术),患侧附件切除术两种方法,分为保守性手术组32例,附件切除术组11例。分析2组患者出现腹痛至手术确诊前时间,蒂扭转的角度,术后出现静脉血栓的例数,于术后1个月检测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激素(E2)以判断卵巢功能,统计术后1年内自然妊娠情况。结果卵巢囊肿剥除术组(保守组)在出现腹痛至手术确诊前时间明显短于患侧附件切除术组(P〈0.05)。蒂扭转〉360°的患者行患侧附件切除的比例远大于行保守手术者(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静脉血栓。术后1个月患侧附件切除术组的FSH值高于卵巢囊肿剥除术组,而E2值患侧附件切除术组低于卵巢囊肿剥除术组,提示附件切除组卵巢功能降低。术后有生育要求患者1年内自然妊娠率保守组远高于附件切除组。结论卵巢囊肿蒂扭转行复位保守性手术安全可行,能保护育龄期妇女的卵巢功能及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赵玉萍  屈海蓉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1):1049-1050
目的观察刘寄奴散治疗妇科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00例,口服刘寄奴散;对照组100例,口服云南白药。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刘寄奴散治疗妇科血证疗效显著,临床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宫颈病变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以及12-脂氧化酶(12-LOX)的表达在宫颈病变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慢性宫颈炎组43例、宫颈低级别病变组(LSIL)57例、宫颈高级别病变组(HSIL)54例、宫颈癌组46例,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OX-2、12-LOX在各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结果 经分析后,宫颈癌组及宫颈高级别病变组宫颈组织COX-2、12-LOX表达阳性率高于宫颈低级别病变组及慢性宫颈炎组(P<0.05),阳性率由低到高分别为慢性宫颈炎组、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根据疾病的进展其阳性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宫颈癌组宫颈组织COX-2、12-LOX表达阳性率高于宫颈高级别病变组(P<0.05)。结论 宫颈组织COX-2、12-LOX表达的阳性率与宫颈病变的进展有关,表明检测宫颈组织COX-2、12-LOX对宫颈恶性病变有一定的诊断和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银川地区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与生殖系统疾病的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5年3月-12月在本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分泌物化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和B型超声检查。结果(1)妇科疾病患病率为64.69%,城市患病率为67.5%,农村患病率为58.4%,城市高于农村(P<0.01);前5位顺位分别是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2.48%)。(2)怀孕4次以上的妇女其宫颈炎与子宫肌瘤的患病率明显增高(P<0.01);(3)营业员的宫颈炎患病率最高(P<0.01);(4)发生3次以上人工流产的人群,细菌性阴道病高于其他人群(P<0.01);(5)30-50岁年龄组宫颈炎患病率最高,40-50岁年龄组子宫肌瘤患病率最高(P<0.01);(6)患1种妇科病占59.22%,患2种妇科病占35.98%,患3种以上妇科病占4.81%。结论阴道炎、宫颈炎妇科常见病仍然是当今防治的重点,应加强生殖健康的普及教育,进行常规的妇科病普查普治,是提高妇女生殖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行阴道镜及宫颈组织活检诊断为子宫颈病变的患者1200例,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59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458例)、宫颈癌组150例。所有患者均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及高危型HPV感染筛查,比较不同子宫颈病变亚组患者阴道微生态指标、阴道病原体及高危HPV感染情况。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阴道pH值、过氧化氢(H2O2)、白细胞脂酶(LE)、唾液酸脂酶(SNA)、N-乙酰基-氨基半乳糖苷酶(NAG)阳性率均高于HSIL组和LSIL组(P<0.05)。宫颈癌组患者阴道炎类型需氧性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炎(BV)、滴虫性阴道炎(TV)检出率高于HSIL组和LSIL组(P<0.05);3组念珠菌病(VVC)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阴道生态环境清洁度为Ⅲ~Ⅳ度患者90例,HSIL组256例、LSIL组255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高危HPV感染亚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