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次声预处理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闭(MCAO)模型致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对照组、假次声预处理组和次声预处理组。次声预处理组大鼠行16 Hz 130 dB的次声作用2 h/d,连续作用7 d;假次声预处理组大鼠每日放入次声仓但不接受次声,亦连续7 d;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最后一次预处理后24 h时,三组大鼠分别做MCAO模型,再灌注24 h后处死动物,观察脑梗死容积及神经功能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次声预处理组大鼠脑梗死容积明显减小(P〈0.05),神经功能学评分明显提高(P〈0.05)。而假次声预处理组大鼠脑梗死容积和神经功能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6 Hz 130 dB次声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大鼠脑梗塞的容积,改善神经功能学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尿激酶经颅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对50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均采用侧脑室前角钻孔引流术,术中应用尿激酶间断液化血肿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性侧脑室钻孔引流术,单纯引流,不用尿激酶。分别从脑室积血吸收时间、脑积水发生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置管引流时间为3~7d,脑室积血清除率首次平均62%;术后1周平均89%;术后2周为100%,术后1个月发生脑积液1例。痊愈24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8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置管引流时间为7~15d,脑室积血清除率首次为平均32%,术后1周为平均42%,术后2周为60%,100%清除率为0例,术后1个月发生脑积液5例。其中痊愈O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2例,死亡10例,自动出院15例。总有效率50%。结论经颅脑脊液置换术操作简便,在治疗重症脑室出血中创伤小,神经功能恢复快,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作探讨。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接受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65%,比对照组的20.93%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比对照组的20.93%低,P 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明显,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5.
1病历摘要患者,女,46岁。于2004年10月入院。该患者于入院前行走中突然右耳听力丧失伴头晕,无耳痛、耳鸣,无意识障碍,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及感觉障碍,无尿便失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6岁。于2004年10月入院。该患者于入院前行走中突然右耳听力丧失伴头晕,无耳痛、耳鸣,无意识障碍,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及感觉障碍,无尿便失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查体:BP160/100mmHg,神志清,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敏感,无眼震,右耳听力完全丧失,Weber试验(-),右耳Rinne试验(+),咽反射存在,余颅神经亦未见异常。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右侧指鼻试验(+),右侧跟-膝-胫试验(+),深、浅感觉正常,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无脑膜刺激征。  相似文献   
7.
一种改进的高密度大鼠皮层神经元培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便于量化操作且纯度较高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培养方法,并观察其生长的形态学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精确控制胎龄的SD大鼠胚胎,在低温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彻底剥离脑膜组织后取双侧皮层,充分剪碎消化,以600~700细胞/mm^2的密度接种于预处理过的固相培养载体上,并对不同培养时间的神经元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纯度分析。结果利用本方法成功培养出含杂质量较少且纯度很高的高密度皮层神经元,其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典型的形态学特征。结论该方法可以顺利的培养出纯度很高的高密度生长的皮层神经元,便于量化控制操作步骤,减少操作误差,为今后相关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9.
刘娜  尹丽鹤  赵钢 《陕西中医》2020,(7):868-870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中枢性眩晕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中枢性眩晕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评分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眩晕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眩晕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细胞压积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细胞压积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E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中枢性眩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眩晕严重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应激时原代培养大鼠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RH—R1)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分离新生大鼠的皮层小胶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在不同温度热应激作用下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率及CRH—R1表达。结果热应激可引起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率升高,42℃时可达97%以上,38.5℃、40℃、42℃作用后CRH—R1表达增加(P〈0.01),其中40℃作用4h后表达增加最明显,以上作用具有时间及温度依赖性。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热应激在体外条件下能够诱导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及CRH—R1表达增加,提示小胶质细胞在热应激反应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