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景敏  汪建  彭华  熊敏 《广东医学》2003,24(10):1057-1057
表皮生长因子 (EGF)是一种促进上皮细胞生长的活性肽 ,Cohen首次以小鼠颌下腺分离出表皮生长因子 (hEGF) ,随后他从人的体液中分离出人表皮生长因子 (hEGF) [1] 。表皮生长因子能与靶细胞中的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而产生生物效应 ,具有刺激细胞增殖 ,分化的作用 ,局部应用可促进创面组织愈合 ,表皮生长因子是已达到可用临床研究的细胞因子之一。最近我们将表皮生长因子应用于临床上对比较难治的萎缩性鼻炎进行治疗 ,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萎缩性鼻炎 6 8例 ,其中女 6 7例 ,男 1例 ;年龄 2 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次全切除术后创面修复及喉功能的重建。方法:对33例喉癌患者行喉次全切除术。手术范围:切除舌骨,大部分甲状软骨板,会厌前间隙和声带、室带,保留一侧杓状软骨及一侧1/3甲状软骨板、1/3的声带。采用一侧的带蒂皮瓣、对侧带蒂的肌膜瓣修复创面和喉功能重建。结果:全部患者均恢复正常的呼吸、吞咽功能,93.9%拔除气管套管获得发声功能。随访2~5年,3例死于肿瘤以外的疾病,2例死于肿瘤多脏器转移。结论:喉次全切除术后,应用带蒂皮瓣和肌膜瓣修复创面,重建发声功能,具有取材方便、血运好、不易造成喉狭窄、缩短带管时间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声带息肉术后固粘膜水肿、充血、声音嘶哑,为了使声带水肿、充血尽早消退,使患者恢复清晰的声音,我们利用粘膜容易吸收药物的原理,采用雾化吸入方法用于声带息肉术后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支撑喉镜声带显微手术67例体会黄理贤,尤景敏(海南省军区门诊部)海口570102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由于用声不当均引起声带过劳慢性充血致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发病率近年来明显增高,我们开展支撑喉镜显微手术,现总结67例报告如下:本组中,...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活化因子对中耳黏膜细胞黏性糖蛋白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亮  黄以乐  汪建  尤景敏 《广东医学》2003,24(7):698-700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对体外培养的中耳上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性核素3 H标记体外培养的中耳黏膜上皮细胞合成的黏性糖蛋白 (MGP) ,研究了不同浓度 ( 5 ,10 ,2 0 ,40 ,80 μg/ml)PAF作用及PAF作用后不同时间 ( 4 ,8,16,2 4,48h)对MGP分泌量的影响 ,MGP的量以放射活性 (dpm)表示。结果 量效关系的结果显示各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MGP量均增加 (P <0 0 5或 <0 0 1) ;时效关系的结果显示PAF作用后 4hMGP的量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此后MGP量呈缓慢而持续性地增加 ,而且到 48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PAF的确可引起体外培养的中耳黏膜上皮细胞MGP分泌的增加 ,这一作用可能是其引起中耳积液产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巨细胞瘤多发生于四肢长骨,发生于颞骨罕见。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男,25岁。1982年8月游泳后感右耳疼痛,此后,外耳道生一肿物,外院诊断为血管瘤,于11月26日转入我院。检查:右外耳道后上方有一黄豆大粉红色肿块,质稍硬。右耳呈传导性聋。两次活检分别报告为恶性黑色素瘤可疑、瘤样组织增生。1983年1月27日局麻下行右耳肿块切除术,见鼓膜缺失,鼓室内被一黄褐色肿块充满,质软,易出血;上鼓室前、外壁有骨质破坏,乳突可见-4×2.5×2cm~3骨质缺损腔,  相似文献   
7.
例1女,45岁。反复流清涕、鼻塞、鼻痒、打喷嚏8年。检查:鼻黏膜苍白水肿,诊断为变应性鼻炎。于2002年7月20日在1%丁卡因棉片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下给予曲安奈德40mg,分双侧下鼻甲黏膜下注射。5min后,患者诉左眼痛,视力突然丧失。视力检查:左眼仅有光感、模糊,检查眼底见视乳头苍白水肿,眼底动脉痉挛变细。给予吸氧,丹参80ml加10%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阿托品0.5mg,  相似文献   
8.
慢性滤泡性咽炎的激光治疗与冷冻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滤泡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弥漫性炎症 ,主要表现为粘膜充血增厚 ,咽后壁、侧索淋巴滤泡增生 ,以咽部异物感为突出表现 ,药物治疗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局部硝酸银烧灼、液氮冷冻等方法也存在不足之处。我科于 1997年 4月以来采用激光治疗慢性滤泡性咽炎 68例 ,与同期用液氮治疗的 68例作疗效对比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A组为激光治疗组 ,68例中男 42例 ,女 2 6例 ,年龄 2 3~ 5 4岁 ,平均 2 8 5岁 ,B组为冷冻治疗组 ,68例中男3 9例 ,女 2 9例 ,年龄 2 6~ 42岁 ,平均 3 5 6岁。1 2 设备  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亚氨乙基赖氨酸对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将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实验对照组 (B组 )、实验组 (C组 )、亚氨乙基赖氨酸组 (D组 ) ,每组 10只。B和C组ip顺铂 10mg·kg-1·d-1,连续 4d ,同时C组ip亚氨乙基赖氨酸 10mg·kg-1·d-1,B组ip等量生理盐水。D组ip亚氨乙基赖氨酸 10mg·kg-1·d-1,腹腔同时注射与B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豚鼠在实验前后均行听觉脑干反应测听 (ABR)检测听阈。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在各组耳蜗的表达 ,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豚鼠耳蜗形态。结果 B组和C组ABR听阈有显著性差异 ,B组豚鼠听功能损伤明显重于C组 (P <0 .0 5 )。iNOS在A、D两组表达呈阴性 ,在B组和C组耳蜗表达呈阳性 ,且在B组的表达明显强于C组。B组耳蜗外毛细胞的损伤明显较C组重。结论 iNOS在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呈阳性表达。亚氨乙基赖氨酸对iNOS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 ,且能拮抗顺铂豚鼠耳蜗毒性 ,表明NO在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