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硬化大鼠脑组织中AQP-4和GFAP的表达并探讨其和脑水肿发生的关系.方法硫代乙酰胺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脑MR DWI扫描,测定DWI、ADC值;检测动脉血氨水平;免疫组化图像分析脑组织中AQP-4、GFAP表达水平:观察大脑星形胶质细胞形态、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对照组MRI DWI扫描在感兴趣区域信号无差异(P>0.05);肝硬化组和对照组间动脉血氨水平无差异(P>0.05);肝硬化组大鼠脑组织中AQP-4、GFAP表达增高(P<0.05).病理观察发现血管周围间隙增加,电镜下见轻微脑星形胶质细胞水肿,血脑屏障无改变.结论肝硬化大鼠脑组织中AQP-4、GFAP表达上调并伴有隐性的细胞水肿,GFAP表达增加和正常的血氨水平可能减轻AQP-4对脑水肿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肝硬化大鼠纹状体中神经元的形态及数目的变化,探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用四氯化碳(CCL4)建立肝硬化模型,尼氏染色法观察纹状体神经元的变化。图像分析仪对神经元的形态及数量变化做定量分析。结果 肝硬化模型制备成功。肝硬化大鼠纹状体中神经元数量减少,染色变浅,尼氏小体减少或消失。结论 提示纹状体神经元的变化有可能与肝性脑病时出现的运动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原发忡胆汁性肝硬化(PBC)主要根据黄疸、瘙痒等症状,结合高碱性磷酸酶(ALP)及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阳性确立诊断[1].  相似文献   
4.
郑盛  杨晋辉  唐映梅  刘海  尤丽英 《肝脏》2012,17(6):385-388
目的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MELD-Na评分系统、MESO指数评分系统以及iMELD评分系统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30例,分别计算每例患者入院时的MELD、MELD-Na、MESO及iMELD分值,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率,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四种评分系统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 23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访3个月内死亡68例,生存组MELD、MELD-Na、MESO及iMELD评分分别为22.34±4.36、24.26±5.45、1.62±0.23和37.59±6.97,死亡组MELD、MELD-Na、MESO及iMELD评分分别为27.76±5.28、30.11±6.19、2.05±0.1 8和46.65±7.01。死亡组与生存组的MELD、MELD)-Na、MESO及iMEL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5,0.000,0.003)。MELD、MELDNa、MESO及iMELD评分系统在判断23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个月生存时间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2、0.856、0.857和0.847,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59~0.897、0.754~0.893、0.760~0.898、0.781~0.906,四种评分系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MELD-Na、MESO及iMELD评分系统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四种评分系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较准确的预后判断仍需要结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双歧三联活菌对三硝基苯磺酸钠(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n=50),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A、未治疗组B、双歧三联活菌治疗组C、奥沙拉秦治疗组D、双歧三联活菌和奥沙拉秦联合治疗组E(n=10).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肠组织TNF-α细胞阳性率,比较结肠组织炎症程度.结果:A组大鼠DAI(P<0.001)、血清TNF-α(P<0.001)水平、肠组织TNF-α细胞阳性率(P<0.05)、肠组织学评分(P<0.05)显著低于未治疗组B;B组大鼠DAI、血清TNF-α水平、肠组织学评分、肠组织TNF-α细胞阳性率最高(P<0.05);3个治疗组C、D、E的大鼠DAI、血清TNF-α、肠组织TNF-α细胞阳性率明显下降,肠组织炎症明显消散,以E组最显著(P<0.05),肠组织TNF-α的表达与结肠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能有效治疗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肠黏膜免疫系统效应细胞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高ALT水平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HBeAg阳性的CHB患者以ALT为依据分为低ALT组(ALT在2倍ULN与10倍之间)和高ALT组(ALT在10倍ULN与20倍之间),给予恩替卡韦0.5mg/d,观者治疗48周时的应答情况(HBV DNA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sAg/抗-HBs血清转换率和ALT复常率)。结果治疗48周时,高ALT组HBV DNA阴转率为95.0%,低ALT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5);低ALT组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阴转率、HBsAg血清学转换率依次为25.0%、25.0%、0.0%、0.0%,均明显低于高ALT组的55.0%、45.0%、15.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4,0.0302,0.0015,0.0012);高ALT组中有3例出现HBsAg阴转,3例出现了HBsAb;低ALT组中没有出现HBs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48周时两组患者ALT复常率、病毒学反弹、对恩替卡韦耐药及药物不良反应水平相似。结论高水平ALT是恩替卡韦治疗应答较好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8.
<正>三毛曾说过,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这些年来我仿佛在一一品茶,品这三道茶:从前那些求学路上的艰辛,初涉社会谋生的不易,无一不是苦味;而后邂逅爱情,那般精彩浪漫,日子无比蜜甜;而今,我已三十多岁,开始步入中年。回首来时道路,只是过往云烟,放眼未来旅途,又是遥遥不可预期。忽然觉得,此刻才是刚刚好。虽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原发忡胆汁性肝硬化(PBC)主要根据黄疸、瘙痒等症状,结合高碱性磷酸酶(ALP)及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阳性确立诊断[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氨培养的脑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地塞米松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U0126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氨培养组、氨培养+U0126组、氨培养+地塞米松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AQP4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和变化。结果氨可致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AQP4蛋白和AQP4 mRNA的表达增加。U0126和地塞米松均可使氨培养星形胶质细胞AQP4 mRNA和AQP4蛋白的表达减少。结论氨可致AQP4表达增加,U0126和地塞米松有细胞保护作用,可有效保护脑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