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胃粘膜浅表性损伤,如急性炎症、粘膜出血、糜烂或浅表溃疡。其发病机理与应激状态下胃粘膜急性缺血缺氧、胃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粘液和碱性液分泌平衡破坏以及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等因素有关。我院应用自制“止血合剂”局部用药治疗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34例,并与凝血酶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微创手术的高速发展,腹腔镜治疗术在我国开展已有近二十余年的历史,在手术范围和从事专科工作人员上已具相当规模,尤其在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还极不平衡,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仍然高于开放性手术。基层医院如何防止、减少腹腔镜术后的并发症,是一个十分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总结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过去12年该院治疗的90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及定位诊断措施进行分析。结果:90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病例中,出血原因依次为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炎症性肠病、血管畸形、小肠肿瘤等。检查方法巾结肠镜使用次数最多,占66%,血管造影阳性率最高达75%。结论: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十分重要,首选结肠镜检查,在大出血情况下,可考虑急诊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症(PPH)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6例P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6例患者中15例获得临床治愈,单纯睥切除术1例,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9例,脾切除术加胰体尾切除术3例,脾切除术加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2例.3例胰腺肿瘤患者均于出院后5个月到18个月内死亡.其他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再出现门脉高压症.结论 手术是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首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尔泰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方法对155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关腹前腹腔内应用术尔泰,观察术后5年内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与88例同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5年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0例(12.9%),对照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1例(23.8%)(P〈0.05)。治疗组术后通气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5)。结论术中正确使用术尔泰具有较好的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